第384章朝堂生存法则-《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1/3)页

    因此汉代的历任太子都活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即使如此小心翼翼,也未必能等到顺利交接。

    皇子之间的内斗,再加上帝王的猜忌,让很多太子都倒在了通往皇位的路上。

    汉代最著名的例子,是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身为嫡长子,母族卫氏更是权势滔天。

    谁能想得到,这样一位七岁即被立为太子的天之骄子,在当了三十二年太子之后,却败给了父亲的猜忌。

    武帝末年最著名的“巫蛊之乱”,就是指的这个事件,后来刘据的孙子汉宣帝继位,才追谥为“戾”。

    尽管刘志对这种做法嗤之以鼻,但架不住朝臣们要如此防备,因此刘瑾行事一贯的小心谨慎。

    除了他本身的性格老成之外,也与周围的环境脱不了关系。

    一旦东宫成立,朝中就会有战队的人,这些人在向太子一系靠拢的同时,也会殚精竭虑替他筹谋。

    所以,太子身边的所有人,都会无时不刻地提醒着他,让他收敛锋芒,尽量表现得中规中矩就行了。

    总之一句话,任何时候都不能逾越本分,不能让皇帝陛下觉得你已经准备好了,迫不及待地要上位。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位帝王不仅在治国理政上与众不同,在选择继任者的问题上,也一样不走寻常路。

    他是真的急着要让位了,而不是故作姿态。

    今日的朝会,开得刘志昏昏欲睡,气氛实在是太沉闷了,因为是太子首次主持,大臣们态度也都很暧昧。

    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沉默不言,想看看情况再说,在这种情况下,谁都不想做个出头鸟,被陛下划为太子一党。

    背地里投靠太子,让家族的年轻人与太子搞好关系是一回事,本人在朝堂上,却绝对只能站在陛下这一边。

    这一点,是最基本的朝堂生存法则,没有人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挑战底线。

    刘志在位已经二十六年了,岂会不知他们的心思,他就是想看看,面对这种情况,刘瑾会怎么处理。

    一阵尴尬地沉默之后,刘瑾微微抬眼,前面的肱骨大臣们都是面沉如水,稳如泰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