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沂源乳虎 第三十章:冥冥天意此中藏-《大金豪强》


    第(2/3)页

    工作时庄丁们持刀枪弓弩在旁监视,俘虏们早被这些杀才打怕了,恩威并施之下,到没出什么乱子。

    人多力量大,路槽已经开挖了很长一段,样板路也已完成了一里左右。

    杨家庄这边修路、建矿、训练新丁,关起门来忙的不亦乐乎,外界却已炸了窝。

    杨康出去一趟攻破三山、清风两寨,大败铁金刚,盘踞在杨家庄周围的土匪们人人自危,生怕这伙杀才攻上门来,独眼龙和铁金刚更是派人送来重礼,希望能取得杨家的宽恕。

    莒州府尊也派焦师爷前来询问,最后一群老狐狸达成共识,实惠归杨家庄,名誉归官府。焦师爷带着丰富的议程,满意而归。

    随后莒州府在上报朝廷的奏章中说,府尊大人筹划许久,府内官员齐心合力,又得义民杨氏相助,一举攻破数座土匪山寨,剿灭土匪数千,地方遂靖云云。

    数日后营房内,杨康正在训练新丁,有庄丁来传报,说庄主让他去议事厅。

    杨康进到门内,看见到祖父坐在上首,父亲和母亲坐在下首,刚要上前见礼,就见一个身穿红衣,明媚如火的小女孩向他飞奔至近前,正是他的妹妹杨靖。

    他们兄妹是双生的龙凤胎,生在靖康之变六十年周年,因此以靖康二字为名,乃怀念故国之意。还是杨庄主请全真教邱、郝两位真人给起的名字。

    兄妹二人自幼关系就好,久别重逢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二人上前给祖父和母亲见礼,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聊起了家常。

    原来是老庄主出门访友,顺便把儿媳和孙女接了回来。

    前些日子杨庄主已经派人将二弟和三弟的家眷接回,家中的紧要人物除了行商在外的都已回到庄内。

    外敌不明,杨家现在其实还是处于守势。

    老庄主一番探访,还是没有探听出太有用的消息,对头一击不中,就再没有下一步的动作,那白眼狼张三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众人商量应对之策,除了加强自身实力,被动等待对头出手,暂时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时间过得飞快,瞬息间就过去了一个半月,已来到夏至时节:矿山已经投产、道路和防守工事也已经修完、糖酒作坊也走上了正轨,盈利非常可观、铁匠作坊出产的各种兵器器具在市场上也颇受欢迎,一切看上去都挺顺利。

    这段时间杨炳和杨康轮流值班,一个负责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一个负责练兵,到是杨炳值班的时候多,金老又在他这里套出了不少东西。

    杨庄主见自家的产业越来越大,认为保卫力量还是不够,又从外面的流民中招募了五百人,都送到杨康这里训练,又安排老管家加盖了营房。

    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白昼最长黑夜最短,此日后白昼将渐短黑夜渐长,在十二消息卦中对应一阴始生的天风姤卦。

    这个时节正是土豆的收获季节,杨炳决定在夏至的前一日收获土豆,众人都好奇这新作物的产量,听说要收获,大家聚集在种植土豆的耕地旁观看。

    先让人清除掉已经有些枯萎的秧苗,杨熊在前面牵着牛用犁杖破开垄台,犁杖过后灰黄色的土豆翻滚而出。

    众人见到几乎将地面全部覆盖的土豆,都被惊得目瞪口呆,纷纷不顾形象地跑到地里,用手翻找埋在土里的土豆。

    杨庄主让人拿来大秤现场称量,这东西的产量,按现在杨家庄的计量方式计算,每大亩能达到四千五百大斤,换算成宋制的小亩小斤,亩产也有四千多斤。

    众人既惊讶又兴奋,如果只按重量算的话,这东西的产量是小麦的四十倍左右。虽说这东西水分较大,可就算是一斤能抵半斤小麦,这产量也足以惊骇世俗了。

    对这个结果杨炳倒是不太惊讶,他这个土豆本就是经过脱毒的高产品种,虽然这个时代的肥料供不上,但种的是头茬,产量基本上和后世差不多。

    它在后世的产量都能超出小麦五倍以上,而这个时代北方小麦的产量也就是亩产一百斤多一点,而后世能达到八百斤左右,同这个时代的小麦比产量,多少有点欺负人的感觉。

    看着几乎陷入癫狂的众人,杨炳多少有些不能理解,心道:“至于吗!没见过世面的人真可怕!”

    却听到杨康以少有的沉重语气在脑海中说道:“也有可能是我们两个没见过世面!”

    杨炳道:“你说什么?”

    杨康道:“爷爷跟我说过,前些年他见到过好多饿死的人!父亲说现在外面难民饿死的也不少。”

    杨炳沉思片刻,明白了他们的感受,自己毕竟没有亲眼见过那些悲惨的场景,书本上看来的只是简单的文字和枯燥的数字而已。

    心中忽有所悟,原本的历史中,在此后的几十年的大乱中,华夏人口三去其二!自己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不知冥冥中隐藏着怎样的天意!

    杨炳自从来到这个世界,所作所为都比较被动,此时忽然间心有所悟,自己是不是应该为这个悲惨的世界做点什么呢!

    杨炳心中忽然间生出了些许悲天悯人的情怀来,自己能力有限,或许不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太大的改变,但这些粮种推广开来,总能让乱世中多一些人活下来吧。

    众人本来对这些来路不明的所谓粮种没报什么希望,甚至老管家还颇有微词,但如今见到了这如此骇人的产量,尽皆惊骇不已,对其它几样新作物更是期待无比。

    杨庄主道:“这作物还没有名字,咱们给起一个吧!”

    张先生道:“种子是三少得来的,还是让他命名吧。”

    杨庄主道:“三哥儿,你给它起个名字吧!”

    杨炳道:“我看这东西形似马铃,看起来是一种薯类,就叫马铃薯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