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原郡,九原城。 原本平静的太守府内,不知何时起了骚乱,正在公房内的男子皱起眉头,朝外问道:“何事喧哗?” “太守,北面有烽烟起!” 门外人影未至,声先起,罗怀闻言脸色瞬变,他起身之际,属吏已冲进屋来,惊慌道: “北面、东面烽烟同起,太守,匈奴来袭!” “慌什么慌!?” 尽管罗怀心中一突,可他脸上不显,更是厉声喝道:“五原是边郡,你以前没见过烽烟吗!” 小吏不敢辩驳,只能跟着太守快步行至屋外,穿过长廊,走到开阔处,罗怀抬眼朝北面望去。 却见。 碧蓝天空下,数道滚滚黑烟直入云霄,烟柱从东、北两面升起,一直绵延向天边尽头。 “命郡丞立即派出人手,将周边村镇百姓迁入城中!”罗怀只看了一眼,随后转身便走,同时快速下令: “着都尉、兵曹、尉曹来见我,派出哨骑,探清敌军从哪来、兵力多少、所属……” “太守!” 命令下到一半,中庭外忽奔来一人,急道:“快马来报,匈奴从大青山东侧突入,连破三座鄣塞!” “正沿着阴山南麓杀来,距九原已不足五十里!” 听完都尉的话,署内一众官吏顿时心神紧绷,匈奴此次寇边,竟然直奔五原郡治? 下一刻。 众人紧忙扭头去看太守,岂料,这位向来喜欢舞文弄墨的太守也正看着他们,罗怀脸色生硬道: “愣着干嘛,速去传令!” “是是!” 众官吏应了一声,急忙四散开来。 都尉卢阳荣等众人走后,方才压低声音,肃穆道:“属国都尉渠复累传信,匈奴兵马上万。” “他正领本部人马抵挡,急需支援。” 属国都尉,大汉在【五属国】中设立的官职,多以投降大汉的匈奴头人担任。 五原郡塞外便有两个从河西走廊迁来,作为边塞藩篱的匈奴部落,渠复累,就是其中一部的头人。 这时。 甲胄在身的卢阳荣沉声道:“即便不管匈奴属国的死活,也得拖延一些时间,否则村镇百姓来不及进城。” “匈奴骑兵太快!” “你去整军!”太守没有思量太久,果断道:“速去,我亲自领兵驰援。” 见都尉张口欲言,罗怀知道他要说什么,摆手道:“我出城,你留城中坐镇防守,此处更重要,不容有失。” “速去!” 五原都尉顿了顿,再不纠缠,“喏!” 不多时。 换了戎装的太守行出后堂,先前传唤的一众属官已经火急火燎赶到,罗怀边走边吩咐道: “尉曹,立刻派人向朔方太守示警,无需他领兵来援,小心匈奴人声东击西。” “喏!”尉曹掾史应完即走。 “督邮,遣人去往京师急报求援,两个时辰一报,信使间断不停。” “喏!” 军令一道道下达,待行至府门前,周围掾史已散个干净,罗怀翻身上马,带着一队骑卒扬鞭离去。 临到东城门时,汇集两千骑兵,一路奔向东面。 天边的烽烟滚滚,城外已出乱象,百姓拖家带口向西逃离,神色恐慌不安,时有孩童哭声乍起。 往东急行十数里后。 又见逃难人群,都是匈奴妇孺,队列更加混乱,人群中甚至有受伤哀嚎者。 见状。 两千骑兵速度加快几分,片刻不停。 九原城以东这片地界,南有黄河,北有阴山山脉,中间夹一道狭窄的平原,倘若有两支大队人马相向而行,必会相撞。 “罗太守!快退!” 而属国都尉渠复累与五原边军撞上时,这位脸颊染血、带领本部儿郎夺路狂奔的汉子大吼道: “挡不住了,敌军至少有五万众!” 同行属国骑驹几面露惊慌,拍马之余,亦吼道:“我在北面见到一面镶金狼旗,是王庭亲至!” “快撤!” 纷乱嘈杂的军阵中,五原郡守罗怀闻言,心底瞬间冰凉一片。 他遥遥向后望去,只见远处烟尘漫天,一道黑线在浑厚苍凉的号角声中,徐徐威压而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