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上钩-《穿成师尊,但开组会》


    第(2/3)页

    想到那个魔修,宁明昧觉得这一仗有点难打。

    不知道这东疾山老巢里,会不会有如那魔修一般强大的怪物?

    宁明昧大致明白莫静的事了。他问:“你知道他的身世吗?”

    唐莞摇摇头。而后,她小声道:“薛离曾和我说,她觉得莫静从前或许是抱朴寺的。”

    “抱朴寺?”

    唐莞以为宁明昧是在质疑她。毕竟名门正派怎么会出现一个莫静这样恶贯满盈的“派友”呢?她于是解释道:“薛离在整理材料时,从里面搜出了一封信。这封信寄往的人,是常静。我们想,这或许就是莫静的真名。那封信极其陈旧。信笺纸却是抱朴寺特有的信笺纸。而且……”

    “而且发信人,是常清。”

    整个抱朴寺,只有一个常清。

    那就五百年前是抱朴寺佛子,如今还是抱朴寺佛子的那位。

    地位崇高。

    唐莞见宁明昧沉默,小声道:“对不起。”

    她以为宁明昧正在因为得知了德高望重的名门正派前辈的肮脏小真相,感到悲哀。

    宁明昧:“很好。”

    很好,很好……这句话是被气出来的吧。唐莞悄悄看一眼宁明昧,觉得对方一定在强忍愤怒。

    其实宁明昧确实觉得很好。

    从前,抱朴寺仗着自己是佛门圣地,对宁明昧事业的配合度不高。抱朴寺某个老方丈还因为外门弟子集体长出了小肚子大发雷霆,专门召开会议,誓要把宁明昧出产的植脂末奶茶也加入“荤”的行列。

    那可是植脂末啊!

    宁明昧对此也很善解人意。他和抱朴寺的高层进行亲切的探讨。宁明昧说我知道你们不吃荤腥不吃脂。这样,以后你们的可可呢,我都用代可可脂;会出现的脂肪酸呢,都用反式脂肪酸。你看这一个“代”,一个“反式”,“反式”是什么?就是anti,anti就是无啊!所以,我特意给你们加入这两个东西,是不是很定制化,非常有pri

    vile?

    这场争夺战以抱朴寺老掌门的一句话宣告休战。抱朴寺老掌门已至炼虚。面对众人的争执,

    他老神在在:“植脂末虽然有脂,

    但也有植。”

    植在前面,植算一作。所以抱朴寺的人都可以喝奶茶。

    他也想喝。

    还好炼虚期不必惧怕血糖升高。否则按桂若雪那个一天四罐的喝法,桂若雪现在已经不能叫桂花美人,只能叫胖大海了。

    这场争斗让宁明昧得知了很多抱朴寺的组织构架知识。抱朴寺是3中分校最多的门派。它的势力不仅限于修仙界,在人界也很受欢迎。他们有很多主持,主管全国各大分校。掌门是抱朴寺的最高话事人。

    但还有一个人的地位特殊,十分崇高。

    那就是抱朴寺的佛子,金光闪闪,十分禁欲,是什么什么转世,什么什么几世圆满,修为高深不可估量,品德高尚更胜于齐免成——因为他还有个和尚的buff。

    佛子坐莲台,不问世事,深居简出,就连抱朴寺内部见过佛子的人,也是少之又少。因此在植脂末之战里,宁明昧没能见到那名佛子哪怕一面。不过当时抱朴寺老掌门(非现任掌门)看见宁明昧时,眉毛倒是动了一下。

    很细微,但被宁明昧发现了。

    他还发现老掌门在落下惊世之语时,还时不时地盯着他看一眼。

    宁明昧对此没有什么头绪——他很难得地没有什么头绪。总不可能是因为老掌门看宁明昧这样一个邪恶的学术带头人,竟然还能有头发,还能比他的头发更多、更长、更强,所以心生嫉妒了吧?

    这件事一直是宁明昧心中的一个悬案。宁明昧主要担心它会造成不必要的合作麻烦。

    佛子是老掌门最钟爱的弟子。此刻,宁明昧却在此地发现了佛子的小秘密。

    宁明昧眼镜寒光一闪,开始打听细节。

    唐莞说,薛离对那封信的兴趣只在佛子的身份。但她唐莞对那封信的兴趣,则在于里面的八卦。

    这封信里的内容翻译一下就是。佛子常清说,弟弟常静今日摆脸色,旁人都看见了,这样对弟弟名声不好。

    他还解释,说自己和那位姑娘没什么。

    唐莞因此还搜刮了更多的信件资料,大致拼凑出了事情的原委来:常清和常静是一对亲兄弟,命运却天差地别。常清一出生就被抱朴寺定位佛子,资质也高,从此便是高高在上的人上人。

    在常静眼里,他只是比常清小了些年岁,却像是小了一个世纪。同是兄弟,常清能去的地方,他不能去。常清能做的事,他不能做。常清一年两年就能达到的修为,他要用十年一十年去追。幼时,常静从草里捉到只蚱蜢,看见常清随着方丈往小门里去。他举着蚱蜢跑着要拿去给哥哥分享。可小门旁边的合上伸手,挡住了他。

    他说此门只有方丈与佛子能进去。里面,是方丈与佛子的专属课程。他只能到这里,不可越过。

    常静只能举着蚱蜢,呆呆地站在门外,看着

    佛子的僧袍消失在门内。他在小门外先是站着,

    然后是蹲着,

    最后,从天亮等到了夕阳,又等到了天黑。

    天黑时他在门外打了个盹,醒来时,他急急地张开了手。

    蚱蜢死在他的手里,已经不会叫了。

    他把死掉的蚱蜢扔到路边,在河边不停地浣手。他洗了很久,直到又小僧人发现了他。小僧人告诉他,佛子正在到处找他。他从未看过佛子露出如此焦急的神色。

    常静说,他很快就回去。事实上,他没有回去。他恶毒地想,那就让佛子多找一会儿,多担心一会儿。

    他回到扔掉蚱蜢的草坪上。佛说花草树木都是生灵,可他偏偏一脚一脚用力地踩。他要把那只蚱蜢的尸体踩得粉碎,踩进泥里,连同着把周围所有的花草也踩进了泥里。

    那些花草里有一棵是铃兰。白色的,嫩绿茎秆上的花朵像是垂下来的白色铃铛。他把铃兰也踩进泥土里。

    宁明昧之所以知道这件事,是因为唐莞在那些典籍里翻到了一封常静回常清的信,两人就这件事,还吵了起来。

    常静有时觉得,他要是个普通的小和尚就好了。那样,他心中没有了那些意难平,自然会过得好受许多。

    可偏偏寺中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是亲兄弟。

    后来常静看着万人簇拥的哥哥,心里又想,若是追不上哥哥,至少要哥哥,把自己当成最重要、最不能缺少的人。他要常清时时刻刻证明这点。尽管,他与此同时,也会始终又恨又妒他的哥哥。那种感情,难以平息。

    然而,结果还是很遗憾。

    很明显,常清对一名女子很有好感。常静认为,常清爱上了那名女子。

    那时一名如白色铃兰一般的女子。女子着白裙,常常来寺中祷告。常清在寺中一角看见了她,问她闭着眼站在这里许久,是在许什么愿望。

    常人许一个两个愿望就已经足够,那女子却在那里闭着眼,许了一个时辰。

    女子说,她有一个姐姐。姐姐身处险境,她希望姐姐安康。姐姐面临的危险之多,不是一件两件就能规避完的。

    佛子又问,你为何不进殿,要在外面许愿?

    女子凝视他,只笑着问他:“你觉得呢?”

    后来,女子常在佛子每周诵经时来。常静往往同其他弟子一起跪在台下,如其他弟子一般随着他高高在上的哥哥诵经。可他看到,今日哥哥在诵经时,眼眸向窗外看了那么一瞬。

    常静也看向窗口。窗外,如铃兰般的女子站在那里。她眉目清纯婉转,眼角却隐隐透露妖艳。

    常静觉得女子有问题。又或者——他从第一眼就恨透了那女子。从小到大,常清总是让着常静。身为佛子的他承担更多责任,可他拥有的也太多。在面对敏感又阴暗的常静时,他常常也是个不知所措的哥哥。

    可这次他为了女子与常清辩驳。他说女子来此祈祷,是为了她的姐姐——女子说,她的姐姐在婆家过得很不好。婆家关系复杂,人人都很厉害。姐姐早年

    生病伤了身体,生不出孩子。她来这里,是为了替不育姐姐祈祷,希望姐姐能被人善待、站稳脚跟。

    常静真是恨死这件事了。他最后说,他一定会找到那女子与魔界有关的证据。

    唐莞知道的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她无从得知两人后来的结局,但想来,两人必然是因此彻底反目。又或是常静为此做了什么不可挽回的错事。常清继续做佛子,却深居浅出。常静败走乌合众,后来又做了乌合众的叛徒,化名莫静,来东疾山做一个掌握了科学技术的坏人。

    可即使如此,常静也只有元婴期修为。他是佛子的弟弟,在抱朴寺时,资源不能说是坏,至少也是顶尖级的水平。由此可见,他的根骨确实不行。因此,他最开始只是做一些灵根置换的手术。后来,他对实力的偏执几近疯魔。

    常静将自己一生的意难平、无法“战胜”

    大哥的原因归结为两人灵根水平的差距。终其一生他都在这件事上角力。后来,他开始使用浑沦,用浑沦改造那些本不该被改造的人与兽。在那些东西的“强大”

    中,他获得了扭曲的快感。

    ——即使不需要灵根,也能如此强大。

    “到了。”唐莞说。

    眼前的一切,使人震悚。姜幼蓉问:“这是什么?”

    连城月凝视地面,轻声道:“万人坑。”

    许久之前,东疾山下曾经发生过一场人魔之间的战争。魔界因修士们的加入,选择报复人界。他们将几万名战俘拉到这里,将其活埋。他们的盟友鬼界利用他们死前的哀嚎与怨念,制造杀人的武器。

    后来,东疾山怨气四布。于是当地人在此地修建了一座寺庙,用来安抚当地亡灵们的冤魂。再后来,泥石流发生,寺庙塌掉。忘记历史的人们选择将寺庙搬到了新址,将万人坑留在了东疾山下。

    这座万人坑,也是常静选择东疾山作为自己据点的原因。

    万人坑内土质稀软。它经过魔修、鬼修与常静的数次改造,如今看上去竟如肉泥一般,好像一脚踏下去,就能“啪叽”一声挤出血和肉酱来。

    这样黑黑红红的地方即使是老十七看见,也立刻呕了起来。唐莞虽然来过这里,此刻也是脸色煞白。

    唯有连城月脸色不变。如果不是这里人太多,他很想蹲下来,掬一捧研究一下。

    而且,这片血肉泥的深处,似乎有什么让他感觉很不舒服的东西。

    宁明昧道:“这个万人坑看起来很奇怪,你们做了什么改造?”

    “息壤。”唐莞说,“装着息壤的盒子,在这片血海的深处。我们借用了息壤会不断增长的性质,制造了这片用来不断制造浑沦的……万人坑。”

    宁明昧道:“为什么一定要来这里取走息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