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像这种容易引发公众恐慌、引发民俗迷信遐想的,必须捂的死死的,这也是为了大家好,徒增烦忧。 何世荣:“那你判断哪一个为假的可能性大?” 陈益:“正常来讲靖城为假的可能性更高一点,靖城受害者的踪迹是通过监控和走访确定的,石渡小镇的受害者是通过外貌和尸检确定的,既然尸检了,除非法医有问题,否则是不可能蒙混过关的。 不过,石渡小镇那边的情况比较复杂,从报警到派出所赶来再到县局的尸检,中间有六七个小时的空挡,而且尸检还在殡仪馆进行,可操作性很高。 因此,我个人判断石渡小镇尸体为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尸体吊在石渡小镇,荒废的石渡小镇是没有派出所的,最近的派出所是水石镇派出所,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 现场照片和现场初步勘查,就是水石镇派出所民警做的。 水石镇派出所没有法医不具备尸检条件,所以尸体需要从石渡小镇运走,经过水石镇到西贵县,由西贵县县局刑侦大队接手处理。 有些县城受资金、技术、人员等因素限制,没有专门的尸体解剖检验中心,需要借助殡仪馆,在尸检后直接存放,比较方便。 西贵县地处偏激经济落后,并没有尸体解剖检验中心。 能有法医就不错了。 在这种困难的办案条件下,受害者尸体如果出现点问题,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不像在阳城,查案的时候刑侦支队和法医全程在场,现场检查,后直接运到市局法医室进行全面尸检,中途不会出任何意外。 这就是差别。 何世荣想了想,说道:“你要表达的意思是……尸体被掉包了吗?” 若尸体掉包,此案便又复杂了不少,现场民警不是瞎子,尸体肯定是真的,那么用来瞒天过海的尸体又是什么身份呢? 第二次杀人,第三次杀人,还是用的同样方式吗?是否再次用了同一个尸体?如何保存的?如何以假乱真?如何骗过的警察? 疑点数不胜数。 这只能解释空间上的问题,让本案从诡异回归现实,却无法解释全过程,且致使本案难上加难。 陈益:“是种可能性。 从距离看,靖城到石渡小镇需要六个小时以上的时间,但靖城到西贵县,只需三个小时。 在法医接触到尸体之前,发生了什么谁也不清楚。 目前,这是我能想到的比较合理的解释之一,想要有定论,需要全面调查之后才能知道。 也许,当年办案刑警所放弃的这条线索,恰恰是存在突破口的关键,他们所有精力都在调查受害者,调查他们的人际关系,调查他们的共同点,调查他们的仇人,调查他们的过往,而没有在作案过程上,下功夫。 也能理解,这件事着实古怪的很,从受害者查起避免浪费时间也是对的。” 调查复杂命案的时候会多次遇到岔路口,在警力有限的情况下,办案人需要抉择。 真相未明前永远无法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 查案,本就是试错的过程。 陈益的意思不是不查受害者,接手此案后,他也会在卷宗的基础上,继续调查受害者的情况。 都是靖城经开区的人。 死亡方式一致。 死亡间隔短暂。 之后没有出现新的受害者。 这说明,陌生人作案的可能性并不大,凶手大概率就是冲三人来的,只不过暂时没有查到动机罢了。 没查到不代表没有,江城盗墓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需要有大量线索支撑推断,去锁定那唯一的可能。 对于陈益的初步判断,何世荣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对方自己也说了只是一种可能而已,“可能”的意思是,最终也许会排除。 事实到底如何,谁也说不好。 “你准备从哪个地方查起,直接去石渡小镇吗?”何世荣问。 陈益点头:“当然,石渡小镇是发现尸体的地方,先不管受害者是怎么在短时间内从靖城跑到石渡小镇的,刚刚接手此案,理应过去看看。 从石渡小镇到水石镇,从水石镇到西贵县,再从西贵县回到靖城,这条线需要完整的过一遍,除非中途便找到了真相……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何世荣:“看来,又是一场持久战啊。” 陈益无奈:“何部,我也不是神仙,无法告知您多久能破案,甚至无法保证能不能破案,但请您放心,一定会尽力而为。 这是特案组成立所查的第一个案子,说实话,作为组长的我压力还是很大的。” 他确实有很大压力。 全国范围内的同事应该都知道他的调职和特案组成立,若侦办的第一起案件没有好的结果,多少有点尴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