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朕原本想着,既然梁易无能,就立他为太子,让秦王和宁王相互争斗,最快的决个胜负出来,在我死之前把储君给定下来。” “可没想到,朕刚把他封为太子,他就显露出不凡的能力,感情以前都是在装疯卖傻。” 周帝摇摇头,满是叹息: “现在好了,这下他们三个成为稳定态势了,不管立谁都会大乱。” 周帝看向三公,眼中饱含深意。 “三位爱卿!” 三公见周帝说得郑重,连忙躬身。 “此为口谕!” “若朕在发生不忍言之事前,没有更改太子归属,诸位爱卿就扶持梁易继位。” “另外,再赐你们尚方宝剑三把。” 苏公公取出三把宝剑,交给三公。 “若是太子继位后,还有人敢作乱!你们就持此宝剑,诛杀逆贼!” 另一边,在梁易和一众士子宣誓完了之后,便开始了关于筹建詹事府的工作。 过程中,梁易发现余绩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才,对于政务的理解比许多朝中大臣都要深很多,若是多加打磨又是一个王朝顶梁柱。 秉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 梁易将筹建詹事府的工作全权交给了他,又命赵儒寿为辅。 而梁易,则在东宫武堂约见段言和陈莫。 “太子殿下!” 该说不说,这军中确实是个磨人的好地方。 眼前这两位相比梁易平日里见过的那些勋贵子弟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头戴纶巾,身着武服。 站在那里,人们只会说,好一位英武的少年将军。 而不会说,好一位气派的少年公子哥。 陈莫和段言都是二十三四岁的模样。 这个年龄在军营里可算不上年轻了。 而两人的官职也都才是从七品而已,由此可见他们确实是被父辈一直打压着,甚至有些过了。 同样是勋贵子弟,他们的年龄来说,都已经可以独领一彪兵马或者在五军都督府担任正五品断事官了,甚至可以更高。 勋贵子弟之所以能升迁得这么快的原因倒不是说是靠他们的父辈。 毕竟习武这种东西要求的资源比较多,学习兵法的的氛围也是普通的家庭所没有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