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凌烟阁(二)-《贞观皇储李承乾》


    第(2/3)页

    故户部尚书-渝襄公-刘政会,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莒国公唐俭,金紫光禄大夫-兵部尚书-英国公-李勣,中书令-高唐县公-马周。

    凡此共计二十四人,钦命阎立德、阎立本、褚遂良三人主管绘图、题记,务求严谨、论实,所画二十功臣的画像,全部由皇帝亲自审验,至于凌烟阁的监制就由太子牵头,魏王附之。

    有幸入阁者自然兴高采烈,而与之相反者自然也愤愤不平,为了解决这一麻烦,鼓励群臣更加勇于任事,皇帝特意还下了一道圣旨;凡此以后,每三年在朝中遴选三人入阁,后世之君当以此为永例。

    皇帝这一手确实高明,不管是入阁的,还是落选的都有盼头,人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皇帝圣明烛照,毕竟只要人活着,就还有机会名垂青史,就看能有足够的功绩能那出手了。

    宣政殿散议后,李承乾三兄弟与有幸入阁的臣子攀扯一二,这是可以夸耀与后世子孙之事,足够他们家族风光几十年,有了这个就相当于一道丹书铁券,是对他们一生功绩的肯定,如此怎么能不贺呢!

    与诸臣扯完闲篇,李承乾和李泰在阎立德和姜行本等工部官员的簇拥下来到了太极宫东北的一块空旷之地,这里的工部奉旨选好的凌烟阁建造之所,而且图纸已然勘定,只待正式的旨意下来,即刻动土开工。

    阎立德这次没玩活儿,一早就把工匠和材料备下了,太子这次不仅保下了魏王,更是给他两个外孙一人送了一顶郡王的帽子,既然“天命”以定,魏王也服气了,他这个做岳父还能说什么呢!

    “太子殿下,这里原本就是个空旷之地,地上只有些许杂草,不用像其他地方一样需要拆卸,臣等计算过,连地基算在内,四个月就可完功。”

    “当然了,如果殿下不满意,工部绘图司可以重新拿方案,工期也可以紧上一紧,臣可以多征召一些工匠,争取早日让凌烟阁落成,让诸功臣的画像早早地摆进去。”

    恩,点了点头,看了看工棚中的小样后,李承乾摆了摆手:“不用,正就很好了,阎尚书,这次你的差事办的不错,孤和青雀都很满意!就按照你现有的方案做,毕竟这图像也得画些日子,不着急,慢工出细活!”

    看到兄长看向自己,拄着拐棍的李泰把话接了过去:“大兄说得没错,建造凌烟阁是我朝的盛事,朝野臣民都盯着呢,这样的工程是急不得的,工部监工的人员必须全天侯跟踪验查,必须保证万无一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