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再这说,您在学问上,可不比萧瑀差,凭什么要让贤呢,该当仁不让才是。这事您就不要推辞了,需要什么尽管开口,孤无有不准。就算孤不顶用还有父皇嘛,您不用瞻前顾后的忌讳太多,正常办差就是!” 自大唐立国以来近三十载,朝廷放在打仗和解决国计民生的精力要多过选才,即使皇帝和他一直提倡重视人才,也出台了很多惠及考生的政策;可国土大、人口多,这官儿,尤其是能做事、会做事的官儿总是不够用。 当官光知道做在衙门里看文书,写告示是没用的,华而不实,你要是学不会弯腰,干点实事,那永远都不能算合格。 指着他们自己觉悟那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除了考试的成绩外,在殿试之前也要再加一道,以保证绝对的质量。 选高士廉的另一个考虑就是不希望这加的堂试弄出什么猫腻来,致使人才被埋没,不能为朝廷所用、至于萧瑀嘛,那是个有前科的人,要是没有皇帝的意思,李承乾能用他就怪了,姚思廉他们那个不比他强! “行,舅公听你的!哎呀,乾儿如今出息了,也当爹了,小王子都有好几个了,舅公能不老吗?” “最后一件差事了,殿下放心,老臣保证办得漂漂亮亮的,作到绝对的公正、公平,一定不让殿下的名誉受损!”,高士廉不好再说别的了,外孙把能做的都做了,他还有什么可矫情的呢,唯有鞠躬尽瘁而已了。 “哎,舅公不至于如此的认真,孤要是信不过您也会把抡才大典交给您。再说了,你得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他萧瑀能做的,您一样可以,包袱不要太大,正常发挥即可!”话毕,李承乾笑着拍了拍高士廉的手,安慰他老人家不要过分紧张,这完全没必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