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东宫版“知新录” (二)-《贞观皇储李承乾》


    第(2/3)页

    “没错,自殿下为储君以来,为君为国为民做的事还少吗?立下功劳不比在座的诸位少吧!白白地让酸腐的儒生侮辱了,还要隐忍,凭什么,为什么?

    朝中的臣子都是忠心正直之臣,军中的将校与殿下同袍情深,他们会善罢甘休吗?”,检校廉政部尚书、左侍郎王治把话接了过去,右侍郎-崔枢也表示赞同这个观点。

    东宫一系的人都抓住不放,杜如晦、萧瑀、唐俭等大佬又都缄口不言,这让房玄龄和刘洎有些下不来台;没办法,这事实在是过不去,国子监的士子竟然出了一本书,专门编排一国储君,这哪儿是圣人之道的教他们的忠君之道。

    内卫能忍到现在,不以大逆之罪闯到国子监去抓人,已经是看在孔颖达等人多年辛劳的份上了,可如今之局已经不可挽回,他们俩又能有什么用呢!

    看到太子津津有味的读着《东宫实录》不言语,房玄龄着了急,小声说道:“辅机,辅机,这个时候你的说说话!”

    别人都能不说话,可长孙无忌不说不行,因为他与皇帝和太子的关系特殊,只要他说还是有回旋的余地,所以房玄龄不得不催了催。

    老房的意思,长孙无忌当然明白,平时外戚说话要受人猜忌,可到了这个时候,在这个大殿中也就他能在太子讨得三分颜面,让孔颖达等人和士子们少受一点罪,也能堵住东宫一系臣子的悠悠之口,没看王治把军队都搬出来吓唬人了吗?

    可就算房玄龄不叫他,有些话也是要长出来说的,要是把人全抓了,那就等于与整个仕林作对,等罪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就算是皇帝也不愿意轻易的去得罪他们。

    自己的外甥,自己清楚,别看高明现在笑呵呵的,可要是真翻了脸,那这一千多名书生又算的了什么呢!要知道拔也古部可有整整五万铁骑,还不是眨眼之间全都埋了。

    那些漠北首领听说之后,连忙打点行装跑到长安来上贡,跑的比草原上的兔子都快,觐见皇帝的时候哭诉自己的忠心,不知道还以为李承乾把他们的孩子扔到井里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