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这个年,谁也别想过好-《贞观皇储李承乾》


    第(1/3)页

    第511章  这个年,谁也别想过好

    窦宽的弹劾的那些人总结起来就叫给脸不要脸,太子前一段时间已经打过招呼了,这小便宜占了也就算了,以后不准低价压榨小民百姓。土地是他们的生计,没了土地垫底,早晚有池鱼之祸,  没有人能比李承乾再了解小农经济的脆弱了。

    不少官员知道了招呼和诏令后纷纷停手,生怕一个不留意落了个丢官罢爵的下场。但这年头投机钻营或者说要钱不要命的人多,他们丝毫不顾诏令,变着个法继续收购。

    这有发财的,就有看着红眼的,随后就有一些匿名的举荐信投到了廉政部,正好撞在窦宽这位新任尚书的手里,  不拿你们这些人来立威,  那不太浪费了。

    听到还有人顶着风头上,  王珪、郑翼等一班世家大臣纷纷站了出来,请皇帝严惩这些败坏朝廷名声的宵小末吏以正视听、以正国法。特么的,连他们这些世家大员的门生都得看朝廷的风向,这些小门小户出身的家伙到真是荤腥不忌了,这特么谁能忍的了。

    而魏征、马周清流也跟着出班附和,今日不严惩这些宵小末吏,难道等到他们一个个成了朱紫大员以后作出更大的祸患吗?

    “朕记得贞观初的时候,太子与朕说,贪官分为两种,一种祸国,一种秧民,前者可酌情处置,后者则非杀不可。对于他的这种观点,当年朕并没有作点评,但今天朕却要告诉你们,朕可以记住臣子们的功劳,  可若是谁坏我李唐的根基,那就的别怪朕不念昔日的旧情了。”

    话毕,  皇帝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指着李承乾说道:“高明,你现在还是监国,这案子朕交给你了。”,话毕,怒气冲冲的皇帝的转身就离开了。

    “莱公,梁公,两位相爷,你们觉得此事应该如何处理!”,李承乾从阶上走下来,坐在最后一阶台阶上淡淡地问。

    “回殿下,按照朝廷的律令,不论官职大小,凡是犯了圈地之罪,轻者罢官,没收其田产返还原主,重者流放一千里,抄没家产,所圈占的土地照前例处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