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弘文殿选将-《贞观皇储李承乾》


    第(3/3)页

    想通了这一点后,李承乾将手中的茶盏放在沙盘,盯着地形走势看了一会儿,慢慢言道:“那杜相认为那几个人可供选择呢?”,李承乾这是明知故问,这到不是他装傻是他也没办法。

    一方面来讲不管他点了谁,那些人就会被人划到东宫一系,先别说人家愿不愿意跟着自己混,就是那些大嘴巴的文官也不会放弃太子以公谋私,大肆交好手握重权的将领,这样一来皇帝可就睡不着了。

    另一面涉及到军功,在大唐武将一脉都是靠军功来晋爵和赐官,将军们都在那眼巴眼望的看着,要是都用了自己人得罪人不说,也阻碍不少中立的将领的晋升之路。

    要知道他们之中还是有很多英才的,李承乾实在是不愿看到他们因为得不到机会而在军中潦倒一生。

    “江夏王李道宗、潞国公侯君集、邹国公张公谨久经战阵又和大将军相熟,老臣以为可谓副帅。尤其是张公谨,北伐的时候也是由他主管后勤运输的,这次大军长途奔袭,后勤供给将会更加艰难,这次也只有用他才会更让人放心。”

    杜如晦这三个提的好,这三个人都是独当一面的大将不说,又都出身秦王府在皇帝那容易过关,他们都曾在李靖的麾下作战可谓是知根知底,侯君集更是李靖的学生,有他们为副帅定然是配合无间,所向睥睨。

    “殿下,其余的大将人选臣以为应选用工部尚书李大亮、河州都督李道彦,他们俩都在就在西线带兵,熟悉那里的环境,让他们随军出战的话对于战局更为有利。

    另外执失思力、契毖何力、阿使那社尔等胡将都是长于骑军作战的好手,让他们率领部族骑兵出战定能平添不少战力。”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