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皇帝御驾回京-《大唐军魂》


    第(2/3)页

    一时间,李业诩麾下有十二个近卫师九万余人,水师约三万五千人,再加上原高丽军队改编的一部,百济军队改编的数万人,总军队人数已经差不多有二十万人,还不包括单独编制的辽东道行军部那数万大军。

    李世民对李业诩委以如此重要之责,将安东大都护府这么大块地方交由李业诩掌管,并将近二十万的军队交由其统领,大多的人都想不明白皇帝为何如此放心。这样规模的军队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甚至一些大臣私下怀疑,以李业诩的能力,再有属下的这多么数量的大军,在辽东自立为王也是件容易的事

    但看到皇帝意气奋发地归去,所有人都只能这样理解:皇帝对李业诩那可是不一般的信任。

    一些的人想到与李业诩有隙的长孙无忌,曾几何时,这位长孙皇后的兄长也是风光无限,深受皇帝的信任,只是如今却有些莫名其妙地被除去所有的职,押在辽州,没有人知道皇帝最终会对其如何处置,只是再过一些时日,不知情况会如何演变?

    李业诩却是知道皇帝为何会对自己这般放心,李业诩所想的,长安有自己那尊敬的祖父李靖在,还有父母,一大堆的妻儿,若是自己有不轨之心,那这些人终难逃厄运。以李世民对自己的了解,也肯定明白这一点,只要这么多的亲人在长安,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不顾这么人的死活的,做出谋逆之事的。

    还有一点,李业诩虽然还顶着安东大都护的职,但在皇帝的命令里,主要负责的还是东夷道行军部的事,也就是说,李业诩在行东夷道行军大总管职时,安东的事务基本就交给苏定芳掌管,李世民在临行前的命令,也是让李业诩尽快赶往新罗国都金城。

    编入东夷道行军部的只有十万人左右,包括六个近卫师约四万六千人人,水师将士两万人,改编的高丽、百济军队各约两万人,其他的都是留守在安东大都护府的驻守,包括一部改编的原高丽、百济军队,这些留守的军队全部由苏定芳统领,并不归东夷道所属。

    也就是说,李业诩实际上能指挥的军队只有东夷道的十来万人,这些军队也必须在年前抵达新罗境内,到金城至金浦京一带驻守。金城离平壤有千余里之遥,且沿途多山,来回可就不是这么容易回来的,更别说李世民还有另外的手段留着。

    还有一点,那就是李业诩自己心里,也从来没有过要自立为王的念头,对于权力并没太多**的李业诩来说,重生后最大的愿望,那就是凭着如今大唐雄师的力量,将四夷征服,成就一个异常强大的大唐。

    如今这个梦想已经基本实现,东西北三个方向基本都已经平定,余下势力并不强大的南方还未有兵事,但南方对大唐并没有直接的威胁,征服也得慢慢来,大唐也不可能不停息的征战的。

    这么多年的连续征战后,李业诩很想好好地过一段平和的日子。

    李业诩心中有非常大的遗憾,那就是府中这么多妻妾,还有数量不少的儿女,他都没好好地陪他们过。李业诩也希望,这次战事后,能好好地休息几年,陪陪妻儿,不然再过几年,妻妾们的容颜也老去,自己年岁也大了,光顾着打仗,风花雪月的日子没过上多少,这太遗憾了,好歹得发挥一下自己另外一个方面的超强能力,将一众妻妾们打得落花流水,好好享受一下人生最大的乐趣,让生活过得色彩斑斓才好,并再造些儿女出来。

    当然,儿女们的教育问题也不能拉下,

    还有,出征前李靖也对李业诩有过特殊的嘱咐,这场战事后,要好好地休息几年了。

    但这些东西都是在战后才可以去想的,李业诩现在所考虑的,还是要如何处置新罗和倭国的事,对倭国的征伐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可避免了。对新罗,李业诩却是希望能以和平方式解决,和平解决的手段就是搞定金胜曼这个新罗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