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兵制改革开始-《大唐军魂》


    第(2/3)页

    同时筹建左右监门卫,各八千人,掌长安诸门禁卫,作为维护城内治安的力量,以羹国公刘弘基为左监门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为右监门卫大将军。

    军制改革初始阶段最重要的是扩充左卫、右卫,还有特卫的人数,以这三卫为京军,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其他各卫为边军。

    以特卫军为第一卫军,所辖五师,番号分别为第一至第五近卫师,右卫军为第二卫军,同样辖五师,番号从近卫六师到十师,左卫军为第三卫军,辖五师,番号从十一至十五

    特卫和左、卫的称号也仍然保留着。

    第四卫军将设置在青海,以李夫亮所部作为基础,其名为西海卫军,第五卫军驻地为灵州,面对薛延陀方向,这两军争取在明年组建完成,第六到第十卫军也将在随后的几年内开始筹建,第五至第十军卫名称暂时还是以原十二卫中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命名。

    每卫军设大将军两名,各以正副职任之,每卫设置如下:十二人为一伙,设伙长一人,副伙长一人;五伙为一队,共六十人,设队正一名,副队正一名;五队为一营,每营共三百人,设校尉两人,以正副领之;五营为一团,共一千五百人,设中郎将一名,左右郎将各一名;五团为一师,每师另设一火器营,人员编制为五百人,共计八千人,将军一名,左右中郎将两名以副职任之;五师为一卫军。

    各卫军大将军为正三品衔,将军为心一品,中郎将为正四品下,郎将正五品上,校尉正六品卜:正七品上,副队正正七品下

    每卫军另设长史一人,从六品上,掌判诸曹、军团之名数,器械、车马之多少。

    各师设录事参军事两人,掌军中事务记录;仓曹参军事三人,掌管各师抬重、器械、医药之事;兵曹参军事三人,行军法官之职;骑曹参军事两人,掌管军中马匹;胄曹参军事两人,掌管甲胄;另再一个侍卫队,负责保护中军和帅帐。

    每军卫约四万三千余人,战斗人员四万人,比之原一卫常备人数规模大了数倍。

    同时宣布开始组建的特卫军、左卫军和右卫军大将军人选,以李业诩和契芯何力为第一卫军特卫军大将军,李业诩为正职,契芯何力为副;段志玄和执失思力为第二卫军左卫军大将军,段志玄为正,执失思力为副;张士贵、阿史那社尔为第三卫军右卫军大将军,张士贵为正,阿史那社尔为副,这三部所领的原部众。全部混编入新设的卫军中。

    契芯何力、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手下原先多次征战的士兵,也全部被混编于各卫军中,并让他们三个成为卫军的副手,这三个部每部族人不过数万,编入军中的也只有数千人。

    李世民是听从李业诩的建议才如此做的,以李业诩的说的,将这归降的几部青壮年,皆入我大唐军中,在经过严酷的练和洗脑后,成为我大唐军士。

    这样做的结果,这几部原先的士兵都逐步地成为大唐的将士 几部族名称也不再有,他们所领的部落名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族人彻底成为大唐子民。

    李业诩敢在李世民面前如此提议,那还是以他对历史上这三名胡将所了解的忠诚度作保证,而李世民会同意,是因为这些年这几个胡将在作战中优秀的表现让他消除疑虑。

    各卫军中下属各师的将军人选还未最终确定,但特卫军中第一、第二近卫师已经有了明确的人选,分别为苏定芳、郑仁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