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张紘下-《明扬三国》


    第(2/3)页

    “哦,好像张家的什么三公子,名纮,陆大公子唤他子纲先生。听说他们这次是来商谈盐货生意的,还会呆上两天。”

    张纮,张子纲,江东二张之一,朱魁一下闪过这人的记忆,东吴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孙策平定江东时亲自登门邀请,周公瑾称他有经天纬地之才。

    王承话音刚落,朱魁立马端直了身子,对迎面的马钧笑谈道:“马军师,这是上天欲促成招安之事,这才让趁巧陆公子就在这秣陵,这下可以省多跑一趟庐江郡,明日请他帮忙,必定能一帆风顺。”

    马钧额首赞同,也是一脸的笑意,被朱魁一说,信心大增。

    -----------

    日升月落,隔天,秣陵县里的天风楼,正中央的大堂里,一个青衣儒衫的老头,拍着惊堂木,讲着故事,与此同时那二楼贵宾包厢内,几个人影正在把酒言欢。

    今日的天风楼,这造型,格局几乎全部模仿飘香楼,其实那朱魁所开创说书之风名头一起,江东各大酒楼的陆续都重新改建了一遍,赶应潮流。

    当然,朱魁还是遵守他与赵半城的约定,天风楼的说书节目是那新任掌柜自己的一步步山寨来的,与他是毫无干系的。

    贵宾包厢里,正是那天风楼大东家,占用来宴请宾客,一个朱魁、王承,一个马钧,还有一个高个子中年男子,就王承口中的张紘。

    那陆纤端坐主位,左边的是张纮,右边的是朱魁三人,张纮三十岁左右,头戴小冠,青色绸衫,面细优雅。那主位上的陆大公子则是圆脸高冠,一身黄色锦衣,陆家当家大族长的风范已经大成。

    包厢里,五个人已经边喝边谈,有段时间了。

    “这么说,石臼湖之事果真是你们这些水匪自相残杀了。”陆纤一副居高临下的语气,也对,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始终瞧不起山野盗贼。

    至于石臼湖的事情,陆家身为江东第一大族,情报消息自然快人一筹,哪怕官府都比之不及。

    马钧对赵安的冷嘲语气,都能毫不为意的听着,陆纤的鄙视,更加不放在心上,心境丝毫不乱。

    “正是如此,这些江湖上小小的争斗让陆公子和张公子见笑了。”马钧应答着。

    “好个小小争斗,那石臼湖厮杀的规模几千人,也算是小小的争斗吗?现在想要投靠朝廷,是想寻求庇护吧”却是一旁的张纮插口了,言语间对盗匪的敌视更胜与陆纤。接着他又放下酒杯,转头对朱魁问道:“说书郎可是已经入了那高家水寨,已然落草?”

    语毕,双眼如电一般,直入朱魁内心深处,欲看穿他心底真正的想法。

    其实自进别院大厅见到张纮后,朱魁便一直注意着这个历史上号称江东二张之一,经纬之才。酒席开始之后,几人先是聊了几句无关痛痒的小事,直到大堂里说书节目中场休息后,马钧与他正式提起,请求陆纤帮忙谋划招安的事情。

    不过朱魁没想到的是,他自己一开口,那张紘一眼就看出所谓招安背后的真正目的,并且当面数落不停,直言不讳的对陆纤揭发,说招安不过是高家水寨临时保身的一时之计,不可足信,一旦白虎寨危机过去,必然再次不服王化。

    果然不愧是历史让周公瑾都推崇的智者,自有一双税目,让朱魁不得不小心应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