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复仇战-《材料为王》
第(2/3)页
邮电部对由外国公司掌控通讯命脉感到很担心。
这次一听到中美电子研究所的数字移动电话研发成熟,并已经拥有了包括信号基站、数字程控『jiāo』换设备等全套系统设备,当即大喜过望,这才以咨询为名,请郭逸铭来详细了解这套设备的具体技术细节。
既然是这样,郭逸铭当即就将负责系统开发的耿杰叫了过来,并让他们带来了程控『jiāo』换系统的相关资料。
邮电部『mén』在认真查阅了资料后,对这套系统的技术数据非常满意。
其实不论是固定电话的程控『jiāo』换设备,还是移动电话的『jiāo』换设备,它本来就是一回事,没有任何区别。
区别只在于实现方式不同。
固定电话是通过各区域电信分局,对辖区内的固化用户进行转接。电话打进电信分局,由其判断是本地电话(分局内部网络)还是外部电话。如果是本地电话,就直接内部转接。如果是外部电话,则传送到上级市电信局进行转接。
而移动电话则是某个小区内基站接收到手机信号以后,传送到中继『jiāo』换中心,由其转接,或是传送至上一级电信局进行转接。
两者在技术上没有区别,要说区别,就出在传送的信号差异上。现在固定电话全部用的是音频信号,而移动程控电话接收和转发的都是数字信号。音频信号的数模转换,在手机上那个就实现了。所以要直接用于固定电话,还需要在机房添加一套数模转换设备。未来扩容也较为容易,只要所有的电话都采用数字电话,增添中继信号放大设备。那么在现有线路上实现时分利用也就成为现实。
邮电部对此喜出望外。
中美电子研究所用于小区内的『jiāo』换机和用于中心机房的『jiāo』换机,采用的是同一套技术,只需要通过叠加就可以实现扩容。小区『jiāo』换机的管理用户是1万『mén』电话,极限通话管理用户数量为3万用户。但受限于光纤目前带宽不够高,传输速率较慢,仅能保证7000用户同时在线,且会出现一点延迟。
不过这点延迟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都无法察觉,因此和即时通话没有太大区别。
而采用了增加处理模块、提高带宽的方式建设的中心机房。理论上系统可以对100万用户进行同时在线管理。
这些优点都还好说,对于邮电部来说,它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全国产!所有的元器件、集成电路都全部在国内制造,不用『huā』费宝贵的外汇去进口。
技术方面不存在问题,但接下来是否采用中美电子研究所的数字程控『jiāo』换设备,当天见面约谈的邮电部成员还需要经过层层请示之后,才能给出最后答复。即便采用之后,设备是中美电子研究所自己生产。还是由国内半导体企业代工,设备的购买价格,未来安装调试、管理、软件支持等等,后续还有很多的细节要逐一落实,不可能当场就能拍板。
美国方面的新品发布会举行在即,郭逸铭没有时间在国内久候,大家达成了初步意向以后。他就急忙搭乘最近的一班赴美航班,飞到了旧金山,随即就在机场转机,直飞纽约。
当他到的时候,距离新品发布会只剩下两天时间。
这次DEC推出的最新款纯『jīng』简指令集服务器。没有如CR81一样仍然选择在旧金山莫斯克会展中心举行,奥尔森亲自指定,将发布会会址定在了纽约市立戏剧中心。这个一辈子活在IBM『yīn』影下的技术狂人,这次要在IBM的大本营,向他一生的对手发泄心头的怨气。
这种做法,无异于在对手的脸上,狠狠地擂了一掌!
郭逸铭曾经劝过他,让他不要对IBM刺『jī』过度,可老家伙这次却将他的固执展现无疑,说什么也非要在纽约召开发布会不可,并早早就向全世界公诸于众。
他的这个决定一出来,就引起了全美、乃至全世界的轰动,所有的媒体都像发了疯一样赶来,他们都幸灾乐祸地表示绝对不能错过这场世纪大战。就连纽约本地的报纸,虽然也以酸溜溜的口『wěn』,对奥尔森这样得理不饶人的做法提出了批评,但也是一脸兴奋地参与进来,还跑到IBM的总部,想参访他们的高层对此有何看法。
“奥尔森先生有权选择在任何地方召开新品发布会,哪怕是在马里亚纳海沟!”这句IBM执行总裁的话,配着他那幅铁青面容的照片一登报,刹那间将两者的『jī』烈对抗瞬间点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