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前方吃紧-《火头将军》


    第(3/3)页

    郭子仪宽慰着李亨说道:“太子爷不必担心,哥舒翰也是沙场老将,深得用兵的精髓,自然能够分析眼下的局势,他必定深沟高垒,拒不出战。”

    “只要守住潼关城,稳住局势,我再领朔方军东出河北,光弼领河东军兵出太原,我们两路兵马会师河北,定能一举攻占安禄山的老巢范阳,到时安禄山必定回师救援,潼关之围自解!”

    李亨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皱起了眉头,不明白李亨的意思。

    就听李亨说道:“哥舒翰我倒不担心,他是我朝名将,虽然重病在身,然而头脑却很清晰。听说他到潼关之后,加固城墙,挖掘堑壕,加强防御,叛军接连发动数次攻城,却都被潼关守军击败。”

    “那太子是?”李光弼问道。

    李亨忧心忡忡地说道:“我担心的是朝廷那边哪。”

    “此话怎讲?”李光弼问道。

    “一来,父皇是几十年的太平天子,文治武功可谓是威震天下,造出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唐盛世!安禄山起兵造反,望风披靡,势如破竹,不出两月,就已经打到了潼关城,称帝建制!这对父皇的自尊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所以父皇急于求胜以找回自尊!”

    “二来嘛,杨国忠与安禄山素来不和,安禄山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谋反,所以杨国忠担心父皇把他杀了,以堵安禄山之口,让安禄山师出无名。所以杨国忠必定向父皇进言,速战速决,以求保全自己。如此两方面原因,只怕父皇会强令哥舒翰出战哪!”李亨满面忧心地分析道。

    “其实这次来传旨,说个不好听就是来督战的!”李亨看着郭子仪说道,“不过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塞北不比潼关是天子脚下,大帅自行酌情处置即可,朝中之事,我自会替大帅打理!”

    郭子仪心里一惊,赶紧拱手说道:“殿下推心置腹,臣感激之至!”

    郭子仪人老成精,怎么不明白李亨这话的意思?

    这是太子李亨在向他示警,同时也是示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