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野百合也有春天(求订阅)-《从主持人到文艺巨星》


    第(2/3)页

    趁热打铁,把这段剧情唱到饱满,完整,把这段故事表演完。

    江阳一路走一路想,苏三那种觉得这个世界对自己不公平,越来越悲伤的情绪,江阳再次酝酿到位后,于是用既悲且愤的唱腔唱道:“人言洛阳花似锦,偏我到来不是春!”

    “不是春”这三个字是江阳咬着牙关唱出来的,他把苏三对那个吃人的社会的愤恨之情表露无遗。

    这场戏演到这里,唱到这里,观众们不得不说,江阳的京剧真的已经可以出师了。

    他的演唱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美丽善良、知书达礼的苏三,一个有情有义的苏三,一个沉着冷静、外柔内刚的苏三,一个本应无比幸福却又受尽磨难的苏三。

    苏三离了洪洞县,好听。

    演的好。

    江阳真的是全能!

    观众们一个个喝彩着,有几个年长的观众忍不住站了起来叫好。

    就这样,苏三这个艺术形象被江阳塑造成功了。

    不光光是演唱,京剧的社会意义更深,相比于歌曲,他更有力量。

    京剧会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江阳通过演唱苏三,通过苏三这个人物的悲惨遭遇,唱出了当时无比黑暗的社会生活和无比低下的妇女地位。

    那种社会的抨击,那种现实的思考。这才是江阳要传承京剧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京剧会成为国粹。

    《苏三起解》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京剧艺术珍品。

    江阳作为一个学习京剧一个月的新人,能够把这段京剧唱完,说实在的,梅葆九最初也不相信。

    这也许就是天赋,江阳有着一个京剧表演者的天赋。

    他放心了,这艺术有江阳传承,哪怕百年以后,梅葆九也会觉得,京剧不会衰亡。

    当江阳把最后的不是春唱罢,这场京剧的表演也结束了,苏三起解,江阳表演的选段就截止于此。

    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听完了,却都是意犹未尽。

    苏三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她还没有和王金龙终成眷属,得知后续是美满的结局,很多观众会感叹,爱情不易。

    而现在的这种局面,看到苏三的凄苦,大家又不禁唏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