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锋芒始现(一)-《步生莲:六宫无妃》


    第(2/3)页

    “难为她了,”太皇太后叹了口气,“皇长子的贴身大宫女,原本是个顶好的差事,可惜恂儿年幼,宫里太多人都想摆布了他去。她一个小宫女,夹在这些人中间左右为难。”

    太皇太后抬手示意崔姑姑上前,帮她散开发髻。崔姑姑低下头仔细解开缠绕的珠络时,听见太皇太后极低的声音“哀家刚入宫的时候,也被杖责过。那些被杖毙的人,起先多半只是闭过气去,一天两天没人料理,才真正死去了。”

    崔姑姑的手一抖,眼圈慢慢红了,她刚刚嫁了人,整个夫家就败落了,剩下的亲人,也就这么一个外甥女而已。宫里杖毙的宫人,都会送到城南乱葬岗去。太皇太后这样说,就是准了给心碧留一条活路了。

    窗外炸响一声闷雷,瓢泼大雨冲散了郁结的暑气。太皇太后轻如雾气的语声,从唇齿间散逸出来“妙儿这孩子,倒是没让哀家失望。要是她肯再多花些心思,讨皇帝喜欢,就好了。”她叫心碧去试探,所幸妙儿并没有一心要为林琅讨回公道,这是眼下这一局里,惟一让她欣慰的事。

    一连四天,拓跋宏都留宿在华音殿。他从前很少到哪一个妃子处过夜,偶尔召幸,也只在崇光宫外殿。这一次是因为冯妙自己也吃了蟹,咳喘症又有些严重起来,拓跋宏就在夜里陪着她。

    忍冬没看出里头的详情来,一个劲儿埋怨她贪嘴。只有冯妙自己清楚,如果她不那样高调地让众人看见,她那个时间也在听心水榭附近,恐怕放进皇长子饮食里的蟹黄,也要赖在她头上。不说旁人,单一个冯清,就绝对不会放过这送上门的好机会。

    至于抚养皇长子,太皇太后早有这样的心思,不过借着她的口说出来罢了。

    因为吃了膏蟹,冯妙手上、背上也起了一串红疹子。拓跋宏好几次捧着她的胳膊说“这么好看的白玉藕臂,留下疤痕可就不好了。”怕她用手抓破了出疹的地方,把她两只手都用棉布包裹起来。可那疹子将好未好的时候,尤其痒得难受,冯妙自己抓不到,就直往拓跋宏身上去蹭,像小猫一样扭来扭去。

    每到这时,拓跋宏便抱住她,用棉布沾了冰片、蛇床子、苍术、甘草配成的药水,在她犯痒的地方轻擦。有时擦着擦着,就觉得从面颊到耳尖都慢慢热起来,拓跋宏贴着她的侧脸说“等你好了,朕再好好跟你厮磨。”

    冯妙心尖儿一颤,整个身子都热起来。她分不清拓跋宏对她有几分真情,渐渐地竟然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假意逢迎,还是心甘情愿沉沦在此刻的帝王恩宠里。

    进了月,冯妙身上的疹子才算全消了。御医再三叮嘱,千万不可以再吃膏蟹了,发过一次疹子的东西,第二次再碰,疹子会发得更加厉害,严重的还会因此丧命。

    冯妙答应下来,心里却不以为然,膏蟹原本就是稀罕物,要不是冯大公子快马运送,在平城哪能轻易吃得到。

    拓跋宏许了她照旧自有出入崇光宫,冯妙一时兴起,换了件散口绛纱裙,要往崇光宫去。她看得出,拓跋宏喜欢汉人样式的衣衫,今天穿的这件,举手投足间,衣袖会会垂落,恰好露出一段已经完好的手臂。

    刘全见是她来了,立刻笑着上前问安“娘娘今天来的倒早,皇上还在里头看奏章呢。”

    冯妙轻手轻脚地进去,正看见拓跋宏捏着一本奏章,对着半敞开的窗子,蹙眉沉思。她绕到拓跋宏身后,双手蒙住他的眼睛,故意捏粗了嗓音说“皇上猜猜,嫔妾是那个宫里的。”

    拓跋宏思索良久,才试探着问“是颂元殿?不是……那是广渠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