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40.金陵谍影(四)-《大明职场》
第(2/3)页
姚光启点头,也不搭话,随手掏出一张宝钞递了过去,那老刘一看,竟是整整五贯,顿时乐的眉开眼笑,姚光启随口问道:“够不够?”
“够、够。”老刘点头如同捣蒜:“只是小的手里没有零头,这……”
“剩下的赏你了,”姚光启大度的摆了摆手手:“送咱们兄弟去城里转一圈。”
那老刘应承的极快:“好嘞,别说去城里转一圈了,就是绕着京城城墙走一圈都有富裕。”
这些轿夫常年抬轿子,伺候人的本事极到家,所以小轿虽然只是二人抬,但不管多难走的路,轿子都一直稳稳,坐起来很是舒服。
“公子您是杭州来的?打算去城里哪里消遣?”老刘高兴,主动巴结起姚光启。
“杭州的都听的出来?”姚光启有一搭没一搭的搭着话。
“咱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在京里什么人没见过!杭州的话既有江南吴语的味道,又有点北方话的意思,所以不一样。”老刘做成了这么好一桩买卖,心里高兴,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加上您身边这边这位俊俏公子,不是杭州这样的灵秀地方,断生不出那样俊俏的少年。”
姚光启一听,这轿夫还有些见识,不禁又问:“那你看我们像干什么的?”
老刘嘿嘿一笑:“恕小的冒犯,二位应该是逃婚出来的小情人,想必是二位私定了终身,又怕家中父母责怪,所以躲了出来,顺带着游山玩水。”
姚光启既没承认又没否认,而是淡淡的问了一句:“这个时辰,京城里哪里比较热闹?”
老刘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来:“若是逛街,咱们往前走不远,三山门附近的三山街,那地方都是卖时令鲜果的;要是去洪武门,那里的新桥市和北门桥市是买鱼肉菜蔬的好地方,去清凉门外,什么衣料、布料、茶、盐和纸张,那是应有尽有的,金川门外有个龙江市,专卖木炭,往西南去,那有江东市,不管是官府还是百姓,都在那买粮,往城西北走,到了仪凤门,那地方就只能买些砖瓦木梁什么的,若是您喜欢竹器物件,那就去聚宝门,那边应有尽有的。”
老刘说的这些地方,姚光启也知道,但他还是故意套老刘的话:“我娘子走累了,不逛街了,现在有什么好的吃喝馆子吗?要热闹的,能听些新鲜事的。”
“那就是各大酒楼了,”老刘笑着答道:“看您二位这衣着谈吐,绝不是普通的人家,那些小巷里坊的小吃食,也入不了您二位的眼。”
“你给推荐一个吧,能听到新鲜事的。直接去吧。”说完,姚光启闭上了眼睛。
老刘连忙答应:“好嘞。那就千宝楼吧。都说那地方原来沈万山沈财主的产业,那里可是咱们京里最大的酒楼,很多达官贵人也常去呢。”
两顶小轿从三山门进了城,走了半个多时辰,在千宝楼门前落了轿,老刘殷勤挑起轿帘,乐呵呵的巴结道:“您老还有什么要求,要我们在这候着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