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彼岸花意-《婚谋已久:夫人拐到手》


    第(1/3)页

    又是一年春,开春正月,北魏境地还是一片风霜白雪中。

    皇室要在这个月去嵩山祭天,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嵩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北魏开国之际重道轻佛,弘扬道教文化。

    嵩山也被国人称为与天上神仙最接近的仙山。在北魏流传下来诸多传说中,神仙频繁光临嵩山,授予嵩山修道的道人仙法,以巩国之力量。

    在北魏太祖(道武帝)时信封道教后,直到北魏世祖太武帝将其道教发扬繁盛一时。当时的国师寇谦之辅助皇帝攻克不少城池,流传下神话般的传说。

    寇国师归仙后,北魏王朝的皇帝文成帝才将佛教大势融入北魏文化中,开始修建佛窟。

    北魏祭祀天地,每逢正月选好时日,皇帝与文武百官同行祈祷天神。

    嵩山之行,国之重事,太皇太后懿旨下,咸阳王北海王早几日先往嵩山备好事宜,做好安防。

    出发之时,太尉东阳王领着朝廷禁军队前后护在皇室车辇銮驾周围。

    如此之庞大的队伍从平城出发前往嵩山。

    经过大半个月的行程,皇室銮驾来到阳城,在阳城古宫驻足修身。

    禁军安营在城外军营。

    阳城戒严,守备森严,各将负责好安防。

    我随着车驾一同而来,这是我从迷雾森林醒来后再一次踏足阳城。

    阳城属嵩山脚下最繁华的城市,当年曾是夏王朝的古都。北魏视阳城为军事重地,守城兵将共有几万大军。

    连番雨雪过后,难得正月出了暖日。我在阳城行宫里的园内欣赏春叶可否发了新芽。

    拓跋宏无暇陪在我身边,忙于他的祭天大事,我空闲得很。

    欣赏花木之时我回想起了初见拓跋宏时的情景,那时我并不知他是皇帝,他也没以皇帝的身份示人,当时他正在查访阳城军营粮仓被烧一案。

    他在鸿雁楼和北海王一道抓罪犯时的情景,此时我还历历在目。

    我突地想起了三年前的那天鸿雁楼的后院,若不是突然出现了一道身影,我可能当时被那刺客给捏碎了脖子。

    想到鸿雁楼被大火焚烧了,此时不知是何样。

    反正我闲暇得很,换上了轻装,带着瑛琳想去那看一看。

    高显正来见我,见我一身素装打扮,知我要出去,忙道,“皇上交代臣了,如娘娘要出去,臣必须陪同。”

    瑛琳含糊一句道,“皇上可真不放心主子。”

    我淡看了瑛琳一眼,她忙闭了嘴。既然高显要陪同,我也没推辞,让他陪着就好。

    当我和瑛琳高显来到鸿雁楼的大门外的街道时,我见鸿雁楼还如当年的模样,只是崭新的,看样子鸿雁楼在焚烧之后又重修建了。

    “姐,进去坐坐?”高显轻轻笑道。刚才在路上,他说他还是第一次来阳城,早就打听到了阳城最儒雅高档的场所就属这鸿雁楼了。

    我本也想进去看看,点头同意了。

    鸿雁楼的大厅还是当年的模样,此时厅堂中的舞台之上,一些西域舞姬正在翩翩起舞。大堂里有不少的宾客在饮酒做乐,欣赏舞曲。

    店伙计迎了过来,将我们带上二楼雅座,二楼雅座还是如当年一样,在露台窗边可以一揽楼下的风采。

    高显点了不少店里有名的菜肴,还备上好酒。瑛琳伺候着我和显的酒水。

    在我静静吃点菜肴喝点小酒时,传来叩门声。我和显相视一望,不知谁人会敲起我们的雅房门。

    高显站了起来,走过去开门。我见显将门打开后,有些一愣,在显退开身子后,我才见到叩门而来的人。

    竟然是游然。

    他径直走到我面前,拱手一辑,称我为,“娘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