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梨膏糖-《田园悠闲小日子》
第(3/3)页
刘斯年和谢萱面面相觑,一时间还真觉得只有这个办法最直接。
“那人扮作客商,说明不想被人知道身份,他不找上我们家供货的那六家酒楼,反而找名气次一等的兴隆酒楼,说明他对我们家向六家酒楼供货的事知道的清楚。也只有本地人,并且是认识我们的人才能干出这事儿!”谢萱分析道:
“那天咱们在街面上向那些摊贩打听,说他穿青衣裋褐,头上戴六合一统帽,外头却着一件长身半臂。打扮的怪模怪样,肯定是不想让人认出来,说不定还是我们家认识的人哩!”
原来裋褐是一种上衣下裤服饰,是农户、仆役等底层劳动人民的典型装扮,六合一统帽也是仆从和底层人才带的帽子。而长身半臂,元朝时也叫褡护,缘于隋时内官服,向来是有身份的人才穿的服饰,此人用来搭在裋褐外头,就有些不伦不类,怪不得别人说“打扮的怪模怪样”。
要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较为严格的服饰制度,古代每个阶层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想要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只要看他的穿着,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属于哪个阶层。
到了明朝,朱元璋甚至把朝野官民妇孺所有人的衣着纳入国家制度,不同等级的人群,都有各自穿衣服的规定,一旦穿错,就等于是“僭越”大罪,将被国家处以重刑。
虽然到了明朝中晚期,社会商品经济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纺织、印染、服装加工等手工业越来越发达,服饰时尚也在士绅和商人中兴起,各种“僭越”现象屡现不穷,但这都是出现在乡绅富户及官员之中,一般的农户仆役哪里有钱来“僭越”呢?!
“萱萱分析的很对,那咱们就去找兴隆酒楼掌柜去!”刘斯年将前两日那副意有所指的样子收了,像是什么都没发生过一般,点头赞道。
“早就该如此,想那么多干什么!”刘斯芸得意洋洋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