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 高句丽使臣入京-《忆昔大唐贞观世》


    第(2/3)页

    可他是万万没有想到,除了高句丽,还有一个国。

    而且这个国的名字,还特别熟悉!

    倭国!

    汉史学班固所着的《汉书》中,将一处化外之地,定名为倭,这边是倭国之名的由来。

    后贞观十九年,倭国一统,其皇更名为“太阳”。

    自此之后,倭使频频与大唐走动,更有了“稍习夏言,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出,以为名。”

    不过眼下嘛,还是“倭”国!

    李方晨忍不住冷笑,“一个两个,该来的都来了!”

    反复人,学唐而忘本,后世更将其看作当年徐福出海所带三百童男童女的子嗣。

    李方晨任雇佣兵时,也认识不少太阳国人,虽是宾礼有节,但骨子里始终带着一丝奴气。

    最令人不满的便是,茶道、礼法之。

    不可否认,太阳国人为华夏文化保护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夺他人名史为己用,扬言他人先祖与自己有关,实在是有些让人不耻。

    “备马,本王要入宫!”

    李世民刚刚下朝,还在思考高句丽进贡的含义,却听内侍禀报,秦王归宫,很是着急。

    李世民不解道:“可是青雀他们出了事?”

    连忙派人将李方晨招入殿中,入殿后,李方晨直言问道:“父皇今日可有高句丽、倭国两处进贡宗主国?”

    李世民点头,“不错,你如此着急入宫见朕,可是因为这两国?”

    李方晨拱手道:“父皇难道不希望毁去高句丽的京观?”

    李世民冷哼一声,“朕如何不想?若非如今时局动荡,不然朕早就发兵了!”

    “还请父皇三思,此两国绝非善于之辈!”

    此两国?李世民忍不住问道:“高句丽朕早有算计,只是不知那倭国又如何招惹了我大唐的秦王殿下?”

    李方晨答:“沿海之地,渔民外出得归,常言,海中妨猖獗,杀人劫物无恶不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