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奴才遵命。” 魏忠贤很快就拿来了一张地图在御书房挂起。 “诸位知道,北方没有大湖,所以,缓冲和泄洪的能力很低,黄河两岸的居民依赖黄河生存,但却又不得不面对黄河泛滥的灭顶之灾。” “黄河的河床之所以越来越高,全是因为泥沙堆积所致,治理黄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这些泥沙。” “黄河上游到中游的一部分,目前还不属于我大周,先不提,朕决定,鼓励和奖励黄河两岸的百姓多多种植树木,可以根据种树成活率的多少,来抵消他们应该缴纳的农税。” “军队非战时期,种植树木和屯田,可以当成是军事训练的科目来对待。” “商贾,愿意出钱资助种树的,可以从官府领到相应数量的国家禁售物资的销售特权。” “这些,都是百年大计,现阶段,要想制止黄河水患,那就必须给它一个出口,溃一点以安全境。” “因此,朕决定在这里,把百姓都迁走,把这里当作黄河中游的泄洪区,北方无大泽,朕就在这里造一个大泽出来。” 王朴看到了郭宗训指的地方,地理位置确实合适,不禁点头道: “陛下好气魄,黄河从这里溃口,奔流而出,流到此处便会被大山挡住去路,继而拐头流向这里,最终在这里形成一个大泽。” 符彦卿等人都暗暗咂舌,小皇帝的气魄还真是,堪比秦皇,汉武唐宗都有些不够看啊。 话说,秦皇汉武的时候,貌似黄河也不是经常泛滥,治理黄河的紧迫感远不如现在。 “王爱卿说的对,朕就是要在这里搞一个北方大泽出来,王爱卿,下面的问题,是朕有些担心或者疑虑的,这黄河溃口该如何封堵和打开呢?” 王朴笑道: “陛下算是问对人了,臣在这方面还是有些心得的,臣请安排专人去此地勘察,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闸口,一个闸口不够,那就设置数个甚至十数个闸口,专用于泄洪和排沙。” 郭宗训摇了摇头,王朴的设想是好的,他的经验其实就是来源于城门的千斤闸和河流上的闸口,但这是黄河的泄洪口。 水,滴水可穿石,洪水可毁灭一切,万不可轻视。 “朕的想法跟王爱卿不同,黄河每年汛期,这里,掘开堤坝引流,汛期过后,再用人工封堵,普通的闸口在汛期是根本封堵不住的。” 王朴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