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陛下,皇上给您的密信,老奴现在就交给陛下了。” 郭宗训不是没想到父皇给他留下的密信,他……只是有些不敢看。 从郭荣对待自己的态度有了巨大的转变看来,郭宗训对于郭荣的密信,感到了隐隐的不安。 这个雄才大略的男人,这个一心为了给儿子郭宗训铺路的男人,为什么突然在临终前,做出了这些对郭宗训十分不利的举动呢? “李伴伴,父皇可有说,这封密信只能由朕一个人观看?” “启禀陛下,太上皇确实是这么说的,见此信者,除了新皇郭宗训,其余人等,诛九族,遭天谴。” 说的如此严重,郭宗训已经隐约猜到了,郭荣大概是看出什么来了,这个英明睿智的大周皇帝,把一切都看的通透,包括穿越而来的郭宗训。 接过郭荣的密信,郭宗训来到密室,依然是李同介守在门外。 郭宗训小心翼翼的打开了蜡封的印鉴,抽出了信纸。 “朕大周皇帝郭荣顿首,上仙可遇礼乎?” 就这一句,郭宗训就放心了,没看出来我是个穿越的凡人就行,凡人的话,郭荣未必不敢杀。 既然叫我上仙,出于对神魔的敬畏,郭荣也不敢造次,这封建迷信有的时候,还是有点儿用处的。 再往下看,郭宗训明白了,郭荣对溺水清醒后的郭宗训始终是持怀疑态度的,但他也始终没敢说破,更没有跟任何人提起。 “上仙驾临,下民惶恐,不知吉凶,唯有恭谨。” 上仙啊,您来了,下民郭荣很是惶恐,不知您的到来究竟是吉是凶,但您是上仙,我不敢冒犯,只有恭恭敬敬的谨守。 看到这句,郭宗训有些黯然,原来郭荣对自己的种种爱护,都是出于对自己这个上仙的恭敬和谨守,唉…… 也难怪郭荣会在出征前的几天晚上,不去临幸嫔妃,而是拉着郭宗训非要给他讲述他自己的生平事迹。 也难怪,郭荣病重弥留,连开封都不回了,直接把自己葬在了幽州。 看那意思,即便是郭荣不死,他甚至都有了禅位的打算,把皇位让给郭宗训这位上仙。 说到这里,郭宗训还是奇怪,为啥郭荣又给他设置了如此多的障碍呢? 三相辅政,辅助皇帝决断朝政,这是一句明显要引起争斗的表达的不甚明确的话。 太后符金环听政,却没说有没有参政议政之权,最关键的,大周禁军的兵符居然交给了一个深居后宫的女人,这也是个容易引起争斗的隐患。 赵匡胤加封大周兵马大元帅,可以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个更危险啊。 再看郭荣密信里说了什么,简直没把郭宗训鼻子气歪了。 郭荣说这是他最信任的最有能力的一群大臣,如果上仙你是下凡来考核我们的,看看下界的子民谁有资格升仙,朕若是能通过考核,朕手下的这些人都是不错的,他们会好好的配合上仙享受当皇帝的乐趣的。 我……郭宗训忍不住都想爆粗口了,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怀着无比紧张而且抗拒的心情,却等来了这么一封让他啼笑皆非的密信,郭荣最后还问了,他有没有资格升仙呢。 “上仙垂怜,下民舍弃性命毅然在所不惜,若能幸得上仙指点一二,下民顿首……” 郭宗训抬头看了看密室的穹顶,父跪子,天打雷劈,父皇这一封密信,洋洋洒洒数千言,给我顿了好几十次首啊。 敢情郭荣以为他的寿终正寝是宿命,是上仙想要过过当皇帝的瘾,所以,才让他先死了,好让位置出来。 我说父皇怎么雄赳赳气昂昂的御驾亲征,而且之后一系列操作,简直就让人叹为观止,简直超越了圣贤啊。 郭宗训实在不想再诋毁心目当中的偶像,密信中唯一有实质性内容的,就是提到了五百铁血暗卫。 荆无命和铁苍髯,铁血暗卫统领和副统领。 因为年龄和伤痛被淘汰的铁血暗卫如何处理,郭荣也做了交待。 居然跟郭宗训是不谋而合的,绝大部分退下来的铁血暗卫,郭荣都给了他们商人富家翁的身份。 详细的名单在荆无命手里。 总算是看到了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郭宗训就在想啊,要不我干脆就把郭荣的这份密信公布出去算了,让赵匡胤那狗贼看看,刚刚登基的小皇帝可是上仙呢…… 又是这个郭荣,下了一道死咒,密信除了郭宗训能看,其余人谁敢看,诛九族,遭天谴。 想靠装神弄鬼的吓唬赵匡胤之流是不可能了。 就是郭荣好心好意的给自己推荐了一堆可以一起跟着升仙的大臣们和皇后,实在是让他很头痛。 也怪不得他自己不敢册封父亲柴守礼,却把希望寄托在了疑似上仙的郭宗训身上。 郭荣此人,绝对的性情中人,其实,他也不适合做皇帝,明显的识人不明啊。 就看他临终前的一番安排,这简直就是在往赵匡胤手里递了一把锋利无比的造反之刃。 不过,归根结底,郭宗训更多的还是要感谢郭荣,感谢这位伟大的帝王,思维狭隘不是他的错,这个时代,谁能有真正洞悉一切的能力呢? 毕竟,郭荣在位六年,保持了大周军力在对敌方面的巨大优势,同时也保证了大周朝堂的稳定。 大周的吏治,并没有像郭宗训2020那个年代读史书时看到的大宋时期的那么千疮百孔。 这一切,确实都是郭荣的功劳。 郭荣临终前,带领大周雄兵收复了燕云十六州中的六州,更是把燕云中最重要的一个州城幽州给收了回来。 郭荣驾崩,并没有让大周雄兵停下收复燕云的脚步,而是把自己跟牺牲的万千将士葬在了一起,葬在了他最后一战收复的幽州土地上。 他这是要看着大周雄兵全面收复燕云,甚至打到辽阳府,彻底消灭辽国。 想到这里,郭宗训又没有了对郭荣的埋怨,自己现在只不过好像又回到了历史的原轨上来了。 但又不完全一样,因为,在郭宗训的身边,此时已经汇聚了很多人,很多对他忠心耿耿的人。 赵匡胤又怎么样,李重进又如何,还有在长安蠢蠢欲动的李筠…… 朕既然无法阻止你们心怀反意,那朕就亮出手段,把你们通通按在地上使劲的摩擦好了。 从密室出来之后,郭宗训亲自给岳飞写了一封信,不算圣旨,郭荣驾崩,除了少数几个人,目前没有人知道。 所以,太上皇还在幽州,郭宗训是不会发圣旨过去的。 在信中,郭宗训向岳飞讲述了自己对辽国的看法和后续安排,让岳飞遵照执行。 ~~~~~~~~~~~~~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