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秋狩-《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3/3)页

    其实有卫以来,唯太祖时期还坚持四狩,后来便被文臣谏止,蒐狩于大卫而言已经成为了名符其实的古礼弃俗,这回羿栩兴秋狩,却也不是心血来潮,只因有武官谏言,称现今卫与辽间,虽有休战之约,然两国对峙之势仍然紧张,不如复行秋狩,邀约夏、辽、高丽等国使臣赴卫,让诸国来使,尤其辽使亲眼目睹大卫军力仍然威勇,起到震慑的作用。

    羿栩本就要借武官之势平衡朝堂,对于此提议都没有犹豫一下就答应了。

    吴山位于临安城郊,西湖东南向,山势绵亘起伏却并不危峻,将此处作为猎场其实并不怎么合适,不过绵谷事变刚刚平息,将至冬季,羿栩面临着要向辽国“纳币”的压力,这个时候也着实不适宜大张旗鼓的远猎,搞得劳师动众使此秋狩遭至“淫逸之举”的诽议,再则讲羿栩这皇帝,他其实也并擅长弓马,真要跑崇山峻岭里去猎狩野兽,还真是有点吃不消,要显摆不成,反而羸弱的一面被各国使臣目睹,就成搬起石头砸脚了。

    再说司马芸,她一个太后,其实出不出席秋狩并不要紧,出席了也显不出什么大国之威,然而这是相隔二百余年间的唯一一次秋狩,司马芸做为太后,觉得出席了才能体现她身为帝君之母的尊荣。

    辽国的太后和皇后,可都是能够参政的。

    以孝道治国的大卫,为什么反而不让太后过问政事呢?这不合理,司马芸相借这回秋狩之礼,委婉的公示天下,她这个太后并不是闲居慈宁宫,虽不会干预天子治国,可对于天下大事也是有发言权的,因为天子孝顺,对于亲长的教诲应当听从,做为治国的参考,避免因为考虑不周误施谬政,臣民们可以一时冲动,天子不能,因为天子之令,关系到的是千万臣民、社稷天下。

    天子的每一项决策,都必须慎之又慎,纳谏如流。

    当然,主要是听取一心为了社稷着想的太后、兴国公一系良谏,之于湘王等等,他们私心重,说的话天子应当不听。

    从皇城往吴山,车驾缓缓的行驶,也无非消耗半昼辰光而已,司马芸并不会觉得途中辛苦,待及元宝心,一大众人马都要在此安营休整,司马芸领前,后妃及外命妇随后,下昼时先拜了城隍牌楼,往山上城隍庙祈福——这是礼定的过场。

    芳期是唯一赴礼的亲王妃。

    也是在此过场中,不少外命妇才意识到,大卫现如今的亲王妃,似乎只有柏妃、覃妃、闵妃三位了。

    覃妃还并不是皇族天家的宗室妇,湟湟帝族,竟然只有柏妃、闵妃两个亲王妃了。

    晋王遗孀,前不久已然请旨出家,太后赐她以“清平真人”的法号,世间再无晋王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