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夫人不得空-《天!夫君是个大反派》
第(2/3)页
还是鄂霓告诉她们几个养尊处优的人:“惠民署派发的汤药多为防患时疫,几乎都是药不对症,其实有很多百姓,哪怕家有薄产的,患病虽不至于不能请医,可病症稍重,大多无法服药调养至痊愈。临安除了惠民署外,还有不少佛寺、道宫以及善堂,都能收治贫苦病患,不过也很难提供足够的药材,保证患者痊愈康复,有太多人一旦患疾,都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对于高门大户权勋豪贵,“身患疾恙”似乎是件小事,但对于平民百姓而言,最害怕的就是“疾恙”二字,所以尽管明皎夫妇二人心善从不苛薄下人,他家那仆妇却不敢“得寸进尺”,因为在他们看来疾恙缠身根本就不是几贴药就能治愈的小事,尤其是得用参葺调养的地步,这回好了,下回再犯,还能一直求助于主家?下人如此不省心不知进退,主家多半会解雇,仆妇失了稳定的生计,对于家境更有如雪上加霜。
明皎和芳期都不能理解的事,鄂霓却知道那个仆妇以及她的丈夫为什么会有那样的选择。
其实最先提出开办善堂的是鄂霓,但她没有那么多钱,不仅她没有,连襄阳公府也没有那么大的财力一直维持善堂。
芳期其实早有了抉择。
她想和晏迟成为真正的夫妻,长相厮守不离不弃,她也决定等晏迟复仇之后,就随晏迟归隐山林,她现在已经有了很多很多的钱财,她当然不打算“富甲山林”,所以她虽说按照晏迟的授意索贿,却认真是想将之笔不义之财“还之于民”。
龚夫人提供的那处宅院,芳期已经去考察过了。
宅院位于梅家桥以西,属于城中僻静之处了,芳期就干脆将宅院后头一片菜地及果林都买下,考虑着日后善堂中若收容有无靠却还能劳作的贫民,他们也能靠着种植些蔬果补给善堂所需。
既是善堂,当然不需要花苑亭台这类华而不实的建筑,得考虑搭建更多的屋舍,拆建在所难免,起初自然也得雇些人手,帮着龚大夫照料病患,而善堂需要长期维持,如何管理,怎么注资,到底应当接纳什么条件的人长期寄居,如何防范好吃懒作之徒佯作贫病无靠消耗善堂物资,等等等等细处都需要定章成文,芳期还想着日后她离开临安,善堂要继续运作下去,少不得交给信得过的人掌管维系。
所以从一开始,芳期就约上了几个好友,外加自己的长嫂,一同商量细则。
又刚好金屋苑里与宁姬交好的张姬,她听说国师夫人要开办善堂的事,顿时有了个念头。
张姬幼年,其实是为一女冠收养,后来养母过世,她一度也是在所善堂栖身,怎知开办善堂的商贾后来也因同行的打压赔了买卖,善堂办不下去,张姬再度失了庇靠,才沦落风尘,她希望能去国师府开办的这所善堂负责日常维系,芳期见了她,听她说了不少善堂日常会有的琐杂。
最常见的,便是有乞儿会去讨食,若不予吧,善堂本就是照济贫苦,拒绝乞儿讨食与初衷有违,但若予吧,就有乞儿蜂拥而至,财力再是丰足,也无法长期照济上百乞儿的一日三餐。
张姬的提议是对于乞儿,实施按劳给食,也就是若非病患残障,善堂概不布施任何人饮食,对于走投无靠者不是不能提供住食,但必须让求庇者付诸劳力为抵。
而对于勤快本份的投靠者,倒未必长期庇养于善堂,大可荐其往别处商行作为良雇,又或者国师夫人自己就有不少生意和产业,酌情给予求庇者生计,这样一来就不会造成善堂人满为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