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八十辽东-《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第(2/3)页
“这么简简单单出发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这事陛下也是这么做的。虽然可以提高士气不假,可外面也冷得很,没必要站那半天。这样就行了出发快,毕竟这一路也不好走,到地方也要好些时间。”鲜于辅给赵云等人说着,当然也有沮授听一下。主要是这话以前刘和也给他说过,当然刘和虽然有这方面的意思,但是本意还是讨厌祭祀嫌弃麻烦。
沮授看破也不说破,刘和应该是真的懒,但是明显鲜于辅是理解错误了。但是理解错误也不要紧,这也是方向思考这些也是对的。毕竟外出作战能小心一点就小心一点,灭掉了高句丽之后一切就没有问题了。
“陛下当年外出作战,也是这般注意么?”赵云忍不住问道,刘和那时候应该很小很小吧?别说在刘和很小的时候,他们其实是见过刘和的,只是那时候感觉这是大户人家的弟子。或许还有一点调皮,说话有点过分……
鲜于辅点头说道:“陛下当年外出的时候,那可比这个要小心多了。毕竟当年陛下刚从幽州外出的时候,身边随行士兵不过三千来人。在之后在蔚县开始了招兵买马,然后开始养猪这才慢慢起来了。”当然他没有说刘和一开始是依靠贩卖盐、布匹起家的,盐才是最关键的。然后有了一点点资本,就前去并州好一顿搞事。在之后就抢劫了董卓有了人才,也顺势就拿下了并州。
现在看起来就有那么一点梦幻了,但是就这样得到了并州和最初的人才以及钱财。后面坐稳了并州就陆续开始了,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现在。一点点和这些人讲述,这让鲜于辅有一种老将的感觉了。
张郃高览就完全不说话了,他们对于刘和一点都不了解,反正他们知道一点。那就是刘和击败了袁绍之后,他们这些武将都保留了下来。至于田丰和沮授也留下来了,相反郭图和许攸去了洛阳再也没有了声音。他们的待遇似乎提高了不少,本以为就这样了可没有想到还是重用。
此番只要建功立业,想来提高一点不成问题。在军中流传最多的就是,这位皇帝甚是大方。只要是建功了那肯定是有赏赐的。军队的待遇也很好,最关键是这些提拔真的很多人。尤其是倭寇的事情下来,不知道多少人受到了提拔。在之后还要争霸海外,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
“这一路不好走,诸位一定要尽心尽力,到了丸都城灭了高句丽的东川王……到时候我等前去洛阳,陛下不会吝啬奖励。”鲜于辅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刘和了,他是最开始跟着刘和的人,所以前去面见刘和也是正常。
沮授也难得笑了起来:“诸位此番建功立业,等见了陛下就知道,这位陛下不一样……”本以为自己来到这边是苦寒之地,可沮授发现了刘和并没有骗她,这边的日子居然还不错。
众将各自带队,沮授也回到了马车里面,这马车有了减震里面还有棉花的铺垫,所以在震动上基本不大。手中是刘和传来的书信,有辽东这边的壮观。这一战别看鲜于辅是带队的大将,但是沮授才是幕后指导的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