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六十再次启程-《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第(2/3)页
刘和笑道:“这并不重要,辽东那地方怎么说呢?虽然环境过于苦寒一点,但是发展好了那里的物资却非常的丰富。尤其是土地适合种植,其次物产也比较丰富许多。当然人少环境恶劣还是主要问题,这一次前去就是先得到在慢慢来。只要注入一定的钱财,然后从幽州过去商人……”刘和的想法就是,先弄点火炕让百姓们过得去,以后的事情以后在慢慢来。
伏寿顺手记录下来:“那种地方也不好走,那边的蛮人也很可怕。以前公孙瓒和都会驱逐蛮人……”伏寿自然是听了很多事情,对于这些她也打听了一些,毕竟是要上报纸的内容。
刘和点头说道:“辽东只要一条路就可以了,主要是在秦皇岛附近还要修建一个关卡,然后在打造一个渡口就可以了。想要很繁华有点难,但是过的好还是很轻松的。”有了渡口和关卡,那边速度就会快上许多的。
山海关自明代修建的,但是之前从隋的时期就陆续修建了很多关口,一直到了明修建山海关。那地方绝对比玉门关还要难打,如若重兵把守根本不可讷讷个让外租入侵进来。刘和去就彻底解决外租的问题,当然这需要之后益州和荆州贡献大量的粮食。有了这些基础以后才能不断外出作战……
冀州的大地没什么好看的,自从攻打公孙瓒结束,这已经有几年了。这边基本上恢复了平静,刘和的到来并没有让人觉得意外。毕竟冀州这里被刘和渗透不是一天两天,百姓们更相信他们口中的传闻。其次当初从青州、幽州逃出去的人很多,这些人在之后回来也带回来了财富和消息。
一个半月的行军穿过冀州,这时间就浪费在路上了。从最开始的碌碌无为,到最后不得不写点东西为将来做准备。这额赶路无聊的让人郁闷,可除了这点事也没有什么。将近两个月时间终于到了山海关,只是现在还没有这个关卡而已……
九月的天气在后世还是很热的,但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北方,天气已经没有那么热了。刘和已经完全可以接受这个状态,看着这里现在一个关卡都没有还挺不适应的。记得是隋朝开皇三年铸造渝关关城,在之后就有了唐太宗征高句丽。
说起来这个时代应该是高句丽,在之后一群外来人继承了高句丽的财富,也就是后来的朝鲜了。这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种,他们现在还是挺弱的,记载中司马懿似乎都打过他们。刘和在这里看了许久,只可惜这里现在只是一片不平整的丘陵地带。所所谓的关卡根本不存在,这一路上还有不少的异族人。
幽州地区原本有公孙瓒维护,异族人很少来这边。但是这些年公孙瓒不在了,乌桓自然就想要伸伸脚,刘和的到来惊走了异族人。那些人看到汉人的军队就溜走了,这么看来在这里的乌桓蹋顿应该知道刘和要来了吧?当然现在刘和不针对他,不过他要是有啥想法,刘和觉得自己顺手打一场也行。毕竟乌桓在这里也有城池,他们还不是纯粹的游牧民族。
大军在秦皇岛这里驻扎了一下,刘和后世就算来过这了,目前也是啥都看不出来也没熟悉的感觉。大军在一边已经准备妥当,马超等人在周边转悠一下刚好去打点猎物。这个地方暂时没有人针对自己,刘和也不需要过多的防备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