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家公家婆从没帮助过他们,家里就靠四亩薄田紧巴巴地过日子,米从来不敢下多,都是喝稀得不能再稀的粥度日子,几个孩子肚子从来没吃饱过。 就算如此,米也永远欠缺,没米过日子,就得四处去低头借米,受人冷眼,听人冷嘲。 借米借得村里人都不敢跟她家交往了,躲着她家。 唉,人穷,连朋友亲人都交不起…… 但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变了的呢? 从肚子吃不饱,到吃饱了,再好吃好了,再到穿好了,住好了? 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天早上,到傍晚他们从田里回来了,经常就能看到厨房的野菌子多了。 米跟野菌子一起下,减少了米的用量,又吃得饱,吸了粥水的野菌子,鲜美得很,就是不配酸菜吃,吃起来都香。 每天吃着野菌子粥,到后来,野菌子多了,拿去卖了,有了钱,就有了一点肉吃,再后来,抓了泥鳅,卖泥鳅,就更多钱了。 钱一点点多了起来,肚子饱的时间比饿的时间逐渐少了。 有漂亮、不再是补洞的新衣服穿了,鞋子也从草鞋变成了舒服的布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