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梨香浓郁,入口清甜,这哪儿是秋梨膏啊,这是梨子汁吧?小小,你莫要骗我啊,这不是梨子汁么?每到夏日,府里每个主子隔日便有梨子汁用,就是这个味儿,但是你这秋梨膏更好喝,清甜不腻,也没有酸涩味儿,太好喝了。” 李常林惊为天人。 这就是太医院院正的实力么?怪不得宫中的太后娘娘一直对张启风的药膳念念不忘。 当那些口味各异,但都一样难喝的药变成了一种美味儿,谁不上头? 这是纯秋梨膏的味道,比梨子汁都要好喝。 而加了川贝,蛇胆的秋梨膏,则多了点淡淡的药草香,混合着梨子的香甜,两种味道奇异的融合在一起,竟相辅相成,成了一种全新的美味儿,一样好喝。 方小小自己兑水喝了一大碗,也十分满意。 几乎与师父熬出来的秋梨膏无异了。 “可以了,便按照我的步骤来,时间,火候,分毫都不能差。”她交代负责其中细节的一应工人。 熬制秋梨膏的作坊里分工十分明确,有负责生火看灶的,有负责榨梨子汁的,有负责搅拌梨子水的,方小小将自己的要求与工人们一一细说,以确保每个步骤都万无一失。 “一旦有一个步骤出现差错,秋梨膏的口感就无法保证,所以,每个人都必须打起精神来,不能出错,如果出了差错,要及时禀告,不可一错再错,加重损失。” 方小小说话软和,李常林却不一样了。 身为世家少爷,身上自带着一股威势,方小小将要求与工人们说了一遍之后,他又强调了一次,让人不敢轻忽。 忙碌了大半个月,第一批秋梨膏终于装进了船舱,走水路运往京城。 从秋梨膏的包装上就可以看出李家对此次合作的重视。 竟然用的是属地的白玉瓷瓶,一瓶可装八两重的秋梨膏。 这瓷瓶质地轻薄,烧制出来之后有玉石的质感,举国闻名的雨花酿,用的便是这种白玉瓷瓶,据说将秋梨膏盛放在白玉瓷瓶内,可以久放不坏。 方小小问李常林,这一瓶秋梨膏售价是多少,李常林伸出两根手指。 “二十个铜板?”她猜道。 李常林笑着摇头。 “总不能是二两吧?”方小小惊出了一口凉气。 没想到,李常林竟然点头:“若是售价太便宜了,岂不是坠了张老的名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