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总,两吨鳕鱼,现在这个季节,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我看过数据,这时候的鳕鱼很难抓,万一扑了个空,或者捕捞不够数,不止赚不到钱,还要赔一大笔违约金给罐头厂!” 王立却显得胸有成竹,他掐灭雪茄,自信地说道: “崔老板,你把心放回肚子里啦!没有金刚钻,我王立也不敢揽这瓷器活!” 他压低声音,透露道: “我收到风,绝对可靠!外海有个好渔场,现在正出鳕鱼群!就是距离远了点,得多跑点路。这点风险,值得冒!”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语气带着一丝炫耀: “崔老板,不瞒你说,我在港城那边,起初就是靠几条破船跑远洋发的家!” “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要不是后来……唉,出了点意外,船队没了,我也不会来内地发展。” “这海上的门道,我熟得很!” 崔勇看着王立自信的背影,眼中的疑虑稍减,但并未完全消失。 他沉吟道: “希望王先生你的消息准确。我们投进这间公司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放心啦!”王立转过身,脸上带着笑容, “崔总,等这批鳕鱼到手,我们这隆兴水产公司也就算是打响了招牌,以后您就又多了一份产业了。” 送走了崔勇后,王立拿起办公室里的电话拨了出去。 “喂,总台,帮我转平安县,溪水村村支部。” 王立听着听筒里传来的“滋滋”电流声和漫长的等待音,手指有些不耐烦地敲击着桌面。 终于,电话被接起,传来一个粗犷而略带沙哑的声音: “喂,溪水村村支部,找谁?” “我,王立。找孙钊。”王立言简意赅。 “哦哦!王老板!您稍等,我马上去叫孙老大!” 那边的人显然知道王立,语气立刻变得恭敬起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更加沉稳的中年男声接起了电话:“王总。” 老孙,准备得怎么样了?”王立直接问道。 “船检修好了,油料、淡水、冰块都备足了,人手也齐了,就等您发话,随时能走。” 孙钊的回答干净利落,透着老船长的干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