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花雨晴天-《纯真时代之风雨彩虹》
第(2/3)页
素玉后来终于想到了一个应付来信的办法,就是先把信原封不动地让林蓓帮她收着,计划等到中考完了再看再回信。
林蓓也非常同意素玉的这种做法。因此每天总是高兴地为她收信。素玉心里尽管非常内疚,却也只好如此了。总之,现在什么事都比不上中考重要!
不过素玉这几天还是做了一件事的,那就是陆续寄出了一些文章到各地的大小报纸杂志里去。
那天,素玉又与林蓓漫步于校园间。有四个女孩子叽喳着从她们身边经过,一边向她们投以注视的目光。走过她们身后,几个女孩子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那个高的就是潘素玉。”其中一个说。
“就是那个得了全省中学生作文一等奖的潘素玉?”另一个说。
“就是她。”
“早就听说她的作文棒得不得了,是我们学校有名的才女,听说她的成绩也非常好。”其中一个说。
“上次我看到最新一期的《少年文艺》里也有她的一篇小说。写得真的很不错。不但文彩非常好,也很有思想和内容。”其中一个又说。
“听说她是农村来的,而且家境也不太好。”
“她的气质挺好的,很文味很书卷的那种。”其中一个女孩满眼赞赏地向后看了一眼,“你看她身材多好,又高挑又苗条。”
“是啊,要不然怎么会那么多人喜欢她呢?听说有一个初三的男生天天往他们班跑,为了就是要看她一眼,还有他们班的团支部书记,他们班的一个才子,还有别的班的一些男生,都在明里追她,而在暗里暗恋她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还有,听说龙乐中学四大才子之一的高苇老师也在暗恋她呢?”“高老师?”其他三个女孩都齐声惊叫起来。
“想不到高苇平时一副深沉稳重的样子,竟会是这样的。他比潘素玉大那么多,怎么可以去引诱她呢?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难为我以前还那样崇拜他呢!”
“那也许不能只怪他,谁敢说不是潘素玉去引诱他呢?”有一个女孩反对道。
“我看不会吧?看她那样子不像是那种人。听说她平时很骄傲的,很少主动跟人说话,那些人写给她的求爱信,她都是原封不动地退回给人的。就算是那天天去他们班看她的男生,她也从不正眼看他一下。”另一个女孩反驳道。
“谁知道呢?谁知道她是不是假正经?倚恃自己漂亮和有几分才气,故意摆架子?”
那群女孩已离她们很远了,仍在那里争论不休,而素玉和林蓓只听到前面的那几句,后面的却一点也听不到。
“素玉,你看你现在已成为大名人了,龙乐中学里只要提到潘素玉三个字,就谁也知道就是那个获得全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的女孩了。前天在全校的师生会议上,校长讲起你时的那种自豪劲,真是令人感动。毕竟,那么多届的作文大赛,龙乐中学别说是一等奖,连优秀奖鼓励奖也没拿过几个。素玉,你是龙乐中学第一个拿到这个奖的人,无怪乎校长会那么激动。”
“林蓓,你也别取笑我。拿奖对于我来说只是一个很偶然的收获。获奖只是意外收获,我更希望我的所有的付出都会是有意义的。”
“这是一定的。我想人只要有付出,就必有收获的,即算是暂时毫无结果,一无所获,但它也会在精神上积累成财富的。”
“是的。但是人许多时候都是身不由己的,有时你想要做喜欢做的事不得不因为客观的许多原因而逼得你改变你的志愿和选择,你必须要舍弃你的理想,去迎合世俗的客观的事实和环境。”素玉想到自己,就无法抑制自己心中的烦恼和矛盾。真的,她不是一个喜欢为了俗世的金钱名利而劳走奔波的人,她的最大愿望就是过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或许一壶茶,一卷书,一张几,一间清静的平房,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看看书,写写文章,种种花草什么的。可是她所处的环境不允许她过上这样的生活,她必须要为自己为自己亲爱的妈妈和姐妹兄弟们开辟一条挣脱那既定的命运之路,她必须要为自己而改变自己的理想,奔走于世俗中间。
“素玉,我相信命运是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改变的。你又安知你所舍弃的不是石头,你所选择的不是宝石?”林蓓是不能理解素玉的那种心情的,她虽然了解素玉,但毕竟,她的生活道路太平坦太顺利了,她走的是一条铺满鲜花和赞扬的爱之路,而素玉,走的却是一条到处是坑洼荆棘的与生命抗争之路。
素玉无言地在心里叹息一声。心里的涟漪一圈一圈泛起。
“好了,我们先别谈这些那些严肃的问题了。我妈让你到我家吃饭呢。”林蓓愉快地说。
“好!”素玉心里热热的。林太太对她,有时令素玉觉得甚至比自己的亲生母亲还要好。唐宝珠对女儿不能说是不好,只是生活的磨难已令唐宝珠不知道什么是爱了。她既不会去感觉被爱,也不懂得如何去爱人。生活已使她原有的一点温情磨得空钝了。生活教会了她麻木,她只是麻木地忍受苦难,麻木地去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在她看来,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大同小异的,不管发生了怎样的事,对她的生活对她现在的处境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与改观。因此,无论怎样苦难的折磨和还是怎样值得庆祝的喜事于她都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明天,她还是过一样的生活。她是一个未曾尝试被人爱被人关心被人紧张,也不懂如何去爱人关心人紧张别人的人。她一定要让女儿去读书,因为她觉得读书才有用,有文化说话才能起作用,有文化才能做比较上等的人。但是她却并不关心儿女的学习成绩,也并不关心儿女在学校的生活。她极少问及素玉在学校的情况,也不会去留意素玉是胖了是瘦了,更不会给她什么鼓励,如若要跟她说一些什么,那就是劝她在学校里不要跟人攀比,平时要能省就省,不要胡乱花钱。素玉是理解与同情母亲的,她一点也不怪她,更不敢奢求她能怎样关心自己,因为实在她的心已被生活折磨得不再有力气去做一位温情而体贴的母亲了。但在心灵深处,素玉还是渴望得到一份完整的母爱的。像林太太对林蓓那样,像林太太对自己那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