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节 我们的研究很有节奏-《风云激荡二十年》


    第(2/3)页

    自己来到了这个时间点,因这此时可以坚定的维护计划,而不是市场。

    接下来的发展方向,就是主体计划、小范围市场。

    在宁仁超级电脑的数据库上,就有许多记载,比如一个工厂袜子卖两元一双给鹰家,另一家为了挣钱,就卖一点八元,然后接下来,一家比一家便宜。

    还没等外人怎么着呢,自家内部就把自己的厂子搞成了廉价的代名词。

    利润率低于百分之三之后,经不起一点点风浪。

    最终的风险谁来承担呢。

    厂子倒闭了,厂长调到别的工厂继续上班,工人师傅过上了吃完这顿没下顿的日子。

    还有,市场之下,为什么许多个人办的厂子招不到人呢?

    只知道低价竞争,压榨工人师傅的剩余价值,那么低一点的工资,还要打压别人开高工资的行为,再想着办法骗工人师傅加班,等等……。

    在利益之下,那一张张丑恶的嘴脸。

    所以,宁仁不相信无序市场,只相信有序计划。

    宁仁没催问关于半导体研究的事情,在宁仁的设想中,此时应该是将某一项研究分给两个或是三个研究团队,这叫有序计划下的相互竞争。

    他想错了。

    就在此时,汉家二十多家半导体研究院,一共派出了六十七名高级研究人员,已经结束五天五夜的技术讨论会。

    分工明确,精准到小时的研究任务。

    将所有需要研究的项目,细化到每一个大大小小的研究团队,进行全力攻关。

    汉家的二十多个半导体研究,将各自手中的研究资料与其他人相互分享,相互取长补短,在时效上,又一次刷新了宁仁对研究速度的认知。

    如何把沙子变成集成电路,如何让汉家生产的芯片,能达到鹰家五年前的水准,并且价格只有三分之一。

    五千人。

    足足五千人正在为这个目标进行日以继夜的研究。

    黄怡。

    现年四十二岁,她已经在汉家科学院计算机固体电路组工作了十八年,最近这段时间,组里的人都感觉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

    研究任务倍增,实验材料几乎开始不限量。

    过了开始时的兴奋期,疲惫感开始出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