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千秋节-《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2/3)页
    ……
    这些人的建议,有的确实中肯,有的完全不可行,刘志引导了几句之后,便不再说话,任凭刘瑾怎么处理。
    反正到最后还需要他来把关,中间刘瑾怎么做都无所谓,关键还是要让他积累处理政务的经验。
    自从刘志开始半放权,并且已经坚持了半年都没有丝毫的改变,不管下面的臣子们心中怎么想,刘瑾都开始兢兢业业地接手国家大事。
    最开始他也有些迟疑,不敢放开手脚,更不敢大刀阔斧地动手,但皇后邓猛却鼓励他拿出自己的真本领,不要故意畏首缩脚。
    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最后刘瑾决定听从母亲的建议,不再管那些每天都在耳边劝诫的家臣。
    他的举动吓退了一部分准备亲近他的世家,改为中立观望,甚至有人开始去接触襄阳王刘瑜。
    无奈刘瑜一门心思在科学院上课,根本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对这些人的示好,全都无动于衷。
    目前的情况,陛下四个儿子,在京城的只有这两位,清河王刘维还没人敢去联络,那可是犯忌讳的事情。
    二皇子刘震出门游历几年了,至今下落不明,皇帝似乎把他忘记了一般,从未当众提起过。
    也不知道这位陛下到底怎么想的,如今也不过才虚岁四十,难道就真心打算交权啦?
    四年前陛下突然病重,当时的情况特殊,所以满朝文武都强烈要求立太子,确定继承人的身份,以防不测。
    可如今陛下的身体已经恢复得很不错了,大汉的医术发展又日新月异,这百年来大汉天子短命的魔咒,应该可以打破了。
    所以,没人认为刘志是打算交权,而是另有打算罢了。
    朝会过后,刘志就真的暂时放下了此事,完全交给刘瑾去办,自己却忙起了另一件事情。
    九月里是他的四十岁生日,因为来自后世,所以他对这种事情比较看重,这些年每个生日都会准备家宴。
    当年他给郾太后大张旗鼓的祝寿,开创了新风潮,自次之后,给家中长辈做寿就风靡开来,成为了时尚。
    这可是表现孝心的好机会啊,大汉的传统就是事亲至孝,没名气的普通文人,最容易出名的途径,就是孝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