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派系之争-《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第(2/3)页
    刘志就是有些故意的,要给他一些压力,看看他的心理素质到底适不适合走这条路。
    还好,手虽然有点颤抖,但最终还是圆满完成了物理小实验。
    这孩子,比他想象的更优秀一些,刘志颇感欣慰,刘瑜不能从政,如果无法找到真正喜欢的事情来做,以后只能浑浑噩噩过上一辈子,做一个富贵闲王。
    就像长子刘维,被封为清河郡王之后,完全就是破罐子破摔,每日酗酒发疯,幸好有他母亲耿贤妃跟着,让他不至于无人管教。
    这都四年了,他还没有从颓丧中走出来,如果长此以往,恐怕这一生都毁了。
    可惜,这种情况除了他自己以外,谁也帮不了他,除非有一天他自己想通了,才会重新振作起来。
    科学院的老师之后,刘志又参与了其他几个学院的考试,总的来说,报考学院的以寒门阶层为主,贵族们还是倾向于走正统的科举路线。
    短短二十几年,大汉的主流思想,不可能改变得这么快,能够接受科举就已经很难得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四大学院出来的学子,虽然也能进仕途,但路子却窄得多,想做到高位几乎没有可能。
    但寒门学子却不同了,只要能够完成阶层的跨越,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胜利。
    至于高官厚禄,连想也不敢想,从这一点来说,四大学院几乎是为寒门中的天才量身定做的,只要能够毕业,前程基本上没有问题。
    但最近一些年来,世家势力也开始向学院渗透,一些家族中的旁支子弟,或者是屡试不第者,都把眼光瞄向了四大学院之中。
    每到招生季节,各种朝廷势力就开始向学院施压,或者收买拉拢考官。
    这两年,此种情况也是愈演愈烈,闹得乌烟瘴气的,未必几位院长都是大发雷霆,联合起来,直接告状告到了皇帝的面前。
    这一轮巡视,就是针对此种情况展开的,有皇帝坐镇,谁还敢作怪?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治标不治本,要想真正阻断舞弊情况,还是要从源头上着手。
    大汉官场的组成十分复杂,明面上似乎并没有派系之争,实际上世家与寒门之间格格不入,壁垒分明。
    寒门的代表是陈寔,但更多的是中低级官员,可架不住人数众多啊,所以在朝中的声势已经越来越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