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松道:“澎湖之东有个大岛,叫做流求,是种甘蔗的好地方。” 杨庄主道:“流求?归宋国管辖吗?” 杨松道:“名义上是,实际则一无驻军,二无官署,连羁縻管辖的土司都算不上。” 杨庄主道:“是个好地方!” 杨松道:“只是那岛上都是猎头的生番,地倒是不用买,占了就行,只是找不到人耕种,还要面对生番的攻击。” 老管家道:“那到难办了!” 杨康插嘴道:“再抓点土匪不就行了!” 老管家道:“那得排多少人去看守?” 杨康又道:“那就招募流民呗!” 老管家还要说话,却被张先生打断,说道:“暂时或许不行,等咱们实力壮大了,却未尝不可。” 杨康也话锋一转,问道:“二叔,茫茫大海之上如何分辨方向?” 杨松道:“自然是罗盘了,咱们航海识别海路有个法子叫做牵星术,说多了你也不懂。” 却是杨康突然想到了记忆中的六分仪,寻思着谈论些杨炳感兴趣的话题,把他勾引出来顶班,可惜杨炳不为所动,依然是不闻不问,无影无踪。 张先生以为三少爷又有什么发明,于是接口道:“你有什么好法子吗?” 杨康不满杨炳玩大消失术,决定给杨炳找点活干,说道:“倒是有个想法,但还不太清晰,过几天再找先生和金老探讨。” 大家聊着聊着,又提到了金老搞出来的那些新玩意,忽然杨松一拍桌子说道:“若是把那火炮按到船上,纵横四海,谁人能敌!” 金老早就和杨炳探讨过这事儿,说道:“这东西后坐力不小,咱们的船不一定扛得住!” 杨松惋惜地说道:“真的不行吗?” 金老道:“回头我琢磨琢磨!” 杨康腹诽道:“反应太慢!” 大家聊完了海上的事儿,又聊到杨森这边。 杨森这一次北行,自去年开春出发,直至今夏方归,间关万里,劳碌奔波,远赴大漠,深入辽东,踏冰履雪,实在是吃了不少苦头,此中艰辛自不必细说。 杨先生问道:“三哥这次怎么走得这么远?” 杨森道:“这次不只是卖货,也是探查一下商路,所以自大漠至隆州绕了个圈。” 东北地区大金国仿照中原设置了路、州、府、县等地行政区划,大家伙脑袋里大致有些概念。 但草原上部族林立,还处在氏族部落和奴隶制混杂的时代,部落间互相吞并征战,时分时合,没个定数,就连杨森也搞不太清楚具体情况。 只知道靠近大金的部族有弘吉剌、塔塔尔、乞颜、泰赤兀、克烈、汪古、札答兰、蔑儿乞、主儿乞等,西面还有一个大部族叫做乃蛮部,这些大的部族还依附着很多小的部族。 再往西就是契丹英雄耶律大石所建的西辽国,西域据说还有一个大国叫做花剌子模,这已经是自大唐怛罗斯之战后以后中原王朝再也未曾涉足的地域。 大家伙听着这些拗口绕舌的名字,都是云山雾罩,不得要领,即使杨康又过耳不忘之能,也只是记住了些不知啥意思的部落名称而已。 杨森此次出行,自张家口经汪古部过界壕进入草原,至不儿罕山乞颜部驻地,转而向东经塔塔尔部、弘吉剌部穿越大金山,进入北京路至隆州南转经沈洲沿辽西走廊返回山东。 亏得这次远行以探查为主,大批货物早在张家口就已经交卸,不然恐怕明年也不得归乡。 杨森正说得起劲,杨先生打断他的话头,说道:“三哥,这草原上的事儿太过复杂,我们听得迷迷糊糊,还是讲点有意思的吧,你看杨康都快睡着了。” 杨森哈哈一笑说道:“那我就讲几个草原上的故事吧,道听途说你们也别当真。” 杨先生捧哏之道,说道:“对!对!说点有意思的。” 杨森喝了口酒,说道:“现今这草原上风头最盛的是萌古乞颜部的大汗,名字叫做帖木真,这位大汗的故事挺有意思!” 张先生插话道:“蒙古部分裂已久,乞颜部也好久没有可汗了,这人能够重新称汗应该是有点本事的!” 杨森道:“这位可汗手握凝血而生,草原人认为他是天生的战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