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姜晚点了点头:“她的琴弹得确实不错,明月宫近日来琐事繁多,有个会唱曲的在宫中也可以消遣消遣。” 杏儿张了张嘴,想要劝诫的话语卡在了喉咙里,还是没能说出口。 可姜晚一眼看穿了她的心思,她望向窗外,眸色深沉:“我知晓,当年李家受贿一案,她爹本不该被斩首的......” * 天方才蒙蒙亮时,大理寺那边便传来了噩耗。 次日负责看守的刑司巡逻时,发现关押沈瑜的水牢门大开,沈瑜早已被溺毙在水中。 姜晚闻讯赶去时,陆伏已经领人在做收尾的活计。 陆伏请安后便对姜晚简述了此处的发现:沈瑜属于溺亡,任何线索都未留下,而昨夜负责值守的锦衣卫已被发现死在排水渠处。 姜晚端详着被抬上来的沈瑜尸首,阴霾笼住她全身,几乎将她彻底吞没。 沈瑜从西郊的小县官被提任至京都巡抚,其中多有姜晚的推波助澜。 姜晚幼时在宫中与林泽云、苏妙共同念书识字,沈瑜便是他们的教书先生中一人。 不过后来沈父上谏惹怒了姜应夜,故被姜应夜举家贬至西郊。 后姜晚念及旧情,又因知晓沈瑜博才多学,不该被其父连累在西郊,故多在姜应夜面前为他美言,终于在他二十五岁那年,将他再度迎回京都。 彼时姜晚还是稚嫩少女,她认真说道,“沈瑜,你要答应本宫,要做为姜国的忠臣,不能背叛姜国。” 沈瑜笑着点了点头,与少女郑重地小指相扣:“微臣,誓不辱命。” 姜晚眸子低垂:“把他葬去陵园罢。” 沈瑜被谋杀一事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一部分权臣认为,大理寺内部必定有南诏内贼渗透。内贼一日不除,南诏对姜国的危害一日便存在。 此话虽然有道理,可如何除内贼,显然不是件容易事。 姜应夜显然被此事气急,发怒道,“边境之害你们除不掉,而今内贼你们也想不出办法去除,依着朕看,将你们都罢黜了就不会有内贼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