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凶手抓住了?-《开局假太监,女帝独宠我一人》


    第(2/3)页

    他缓缓展开那份精心预备的供词,其中对目标的描述,恰巧沿用了李安提供的线索。

    "二人皆着高腰宽袍,头戴帷帽遮颜,行动敏捷,武功非凡。"

    对此描述,赵丞相连连点头,的确与他当日所见相符。

    李安轻轻摇了摇头,继而追问:“吴大人,那名凶徒如今是否仍被囚禁于天牢之中?尚能言谈否?”

    此话一出,赵丞相与吴铭轩皆面色微变,生怕李安意欲将凶徒提至朝堂,当场对质。

    “确系在天牢囚禁,且能言语。”吴铭轩面露几分尴尬,续道:“李大人,前番我们历经艰辛方将其捕获,为探幕后真凶,不得不动用了些非常手段。”

    “恐其状态不宜面圣为证。”

    吴铭轩此举,颇有釜底抽薪之智,堵死了李安欲现场对质的意图。况且,庄严的金銮宝殿,又岂容一个遍体鳞伤的犯人玷污其尊严。

    对于吴铭轩巧舌如簧的本领,李安早有防备,沉稳言道:“只要口能言,足矣。彼定然记得冲突之景。”

    “吴大人,那凶徒的供述中可有关于搏斗逃逸之详情?若无,能否劳烦吴大人补充取证?”

    “毕竟,此案关乎我南山院火铳研发之安全。”

    提及火铳安全,事态非比寻常,吴铭轩自无推托之理。然再度奔波取证,他心中忐忑,遂求助地望向赵丞相。

    赵丞相见状,深知拖则生患,遂上前道:“李大人,大理寺行事向来依律而行,吴大人,不如将供状宣读,与众共鉴。”

    观吴铭轩神色,赵丞相已知其准备不足,但他自信在场无人敢擅自取阅供状以核对。朝堂之上,皆非泛泛之辈,挑战权威之举,无异于自寻短见。

    赵丞相此计,果然奏效,李安亦未敢越雷池一步。有了赵丞相的支持,吴铭轩顿时挺直腰板。

    他绞尽脑汁,结合过往断案经验,自信满满地道:

    “凶徒逃逸,乃因企图偷袭不成,即便手持利刃,单挑二人仍力有不逮,正是双拳难敌四手,彼二人身手敏捷,皆佩剑带火铳,故唯有逃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