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毕竟老朱家除了必要时候,对门第之事也不看重,大多数时候,皇妃也是出自耕读之家。 不过不管怎么样,顾家门口到底还是安静了许多。 与其同时别国使臣也渐渐到达大明,准备新年朝贡,还有参加明年会试的学子也到了京城。 整个应天府热闹的不得了,各国使臣吵架斗嘴打架动手的场面,还有南北学子打架斗嘴的场面层出不穷。 而东瀛史这时候也装订成册,就等着到达各国使臣的手里,顾晨摸着新书表示很满意。 “陛下说各位大人辛苦,今年直接多加两个月俸禄。” “希望大人们再接再厉,为大明编出更好的书来。” 给标儿打工就偷着乐吧,干完活还有年终奖可以拿。 要是换到老朱那个时候,只怕一碗羊肉汤就打发了。 说罢顾晨转身就走,可没走几步姚广孝便拦住了他。 “顾大人,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顾晨见小姚子容色沧桑,便知道他在翰林院打地铺的日子怕是不好受,所以勉勉强强将他带回了吏部。 回到了吏部,姚广孝便问道:“如今书也已经编好,请问顾大人,不知何时放贫僧离开?” 他在翰林院洗个澡都不方便,虽然这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可是这种方式味儿多少有点大。 燕王身边他肯定回不去了,好歹让他回天界寺吧? “什么时候编好了?”顾晨觉得他也太天真了一点,乐呵呵地回答道:“如今还有永兴大典没有编呢,朝廷还需要高僧的帮助。” 永兴大典? 姚广孝整个人都无语了,觉得顾晨这根本是没完没了,编完这一本还有下一本,何有尽头? 不过永兴大典这名字,他听着怎么觉得有些奇怪? 有点熟悉的感觉,但是他确实从没听过这个名字。 “等编好了永兴大典,是不是还要接着编别的书?” 他大概明白顾晨的意思了,这是要将他的价值全部利用干净,这家伙用起人来不比先帝仁慈多少啊。 “高僧就是聪明。”顾晨连忙点头,毫不犹豫地承认:“编完永兴大典,便编纂大明教辅。” 他活着的时候很多事完成不了,可他却能给方方面面都打个样。 姚广孝:“……其实顾大人,姚某别的本事更好。” 比如谋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