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真又无耻又毒辣,借着由头,公然抢夺太子宫权柄,偏偏他还说的大义凛然、滴水不漏! 言语里涉及到的当事人,以及对话人,也就是太子和皇帝,当下,他们的反应出奇的一致。 皇帝在龙榻上,太子在御阶下,都深深看了一眼孔安国,默然不语…… 这时。 大臣前列又响起一道苍老声音,缓缓道:“谏大夫勿要操之过急,民间的非议是否别有用心,尚未可知。” “即便部分为真……” 丞相石庆顿了顿,再道:“民间一有非议,朝廷便畏首畏尾,乃至苛责、更换治政的官员,以后还有谁敢勇于任事?” 这话一出,殿内便有大臣频频点头,他们并非在站队,而是因为老丞相的话在理。 余光扫到这一幕。 李广利面色微变,正要开口挽回,却不料,此时一个看似出乎意料、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人,冒头了。 “呵呵呵。” “丞相说的是,不过,谏大夫担心的也有道理,增设一个机构管辖邸报倒不至于,可以另寻他法嘛。” 说话之人位居前列,四十左右,身材富态,面容和蔼,脸上始终带着憨厚的笑容。 此人正是御史大夫,卜式! 这位主站出来,也和孔安国一样,是在站队吗? 是,也不是。 站队确实有站队的味道,但卜式并非站李广利、李夫人、皇四子刘髆的队,在升任三公之前,卜式的身上,便天然带着另一个队的标志—— 卜式,齐王前太傅,齐国前国相。 也就是。 他站皇次子,刘闳的队! 百官侧目之际,御史大夫卜式还在说着,笑呵呵道:“邸报是刊印之物,水衡都尉府能办,少府也能办嘛,交给少府,不正好又有了监察之便?” 那可不是。 少府管着皇家钱袋子,本就被盯得紧,再塞进去一个皇家笔杆子,岂不是顺理成章? 然而。 ‘彼其娘之!’原本正吃瓜看戏的赵禹,脸色大变,心里直骂娘:‘你们斗法,怎么又扯上老子!?’ ‘老子招谁惹谁了!’ 上次被当街闷了一拳,赵禹记忆犹新,眼见御史大夫转头来询问自己的意见,这位少府卿两眼一闭。 再次上演龟缩大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