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正所谓,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世间事总是充斥着变化,不可能按照某一个人的预想那般顺利进行,有时候变着变着,可能连当事人都不知道,自己会无形中解决一些隐于暗处的恶念。 今日。 且先说那‘民望’二字…… 长安城西北角,靠近雍门的藁街上,人来人往,街头熙攘,此地距离西市不远,到处都充斥着吆喝声。 时不时还能见到几个深眼窝、穿着奇装异服的西域商人,操着一口怪味的腔调,让这条街道更显热闹。 刘据着一身便服,手里还拿着一根糖葫芦,和一个闲来无事的贵公子没什么两样。 东看看,西瞧瞧。 至于糖葫芦这种吃食,自然是刘据搞出来的,又从春风楼流传出去。 不止糖葫芦,包子、饺子他也替诸葛亮、张仲景代劳了,提前几百年让它们进入百姓家的食谱。 不过这都不重要,小打小闹而已。 说回正题。 刘据今天来藁街,并非真的闲来无事逛街,而是来考察…… “殿下。”虞初、虞侍郎伸手朝街道左侧一栋建筑示意了一下,见太子点头,他这才率先迈步过去。 刘据与苏武等护卫跟在身后。 临近门口,虞初已经与一个老迈的门房交涉起来,那人说话间带着一股浓郁的川音: “想入内观一观办差流程?”老者本能蹙眉,下一句‘不行、不行’就要出口,虞初很有经验的报上官职: “我乃侍郎虞初,奉命行事。” 他倒没说谎,他奉的就是身后太子的命令,其实‘侍郎’两字一出,门房已然变脸,立刻诚惶诚恐道: “您……” 之后的情形与前几处一模一样,有郎官领着,参观参观一座地方郡县的办事处并不难。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已经生出许多疑惑了,别急,咱们一个一个解。 虞初,虞侍郎。 或许有人忘了这号人物,重新提个醒儿,虞初,曾根据《周书》为范本,编写过一本长篇《周说》。 虞侍郎,家,曾在博望苑住过一晚,扯过太子宫的虎皮…… 而刘据今天来藁街视察的几处地方,也与他之后要做的事有关。 藁街。 这条街在长安城比较特殊,一般各国使节入长安时,都住在此处,朝廷甚至特地在此修建一座建筑,蛮夷邸。 顾名思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