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根据地要发展经济-《抗战:铁血铸山河》


    第(2/3)页

    许光亮毫不在意,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笑眯眯的。

    虽然不是老伙计,但是刘福全这种性格,下面干部战士都喜欢。

    “怎么样,大知识分子,适应不?”

    郭敏是正宗的大学生,刚从燕京调过来不久。

    刘福全可不是调侃他,是有意跟他套近乎。

    “副司令员,我还在努力学习。”

    “哎呀,你们啊,读书多了,太谦虚,别绷着,走走走。”

    拉着两人,几个人没有进村,向边上的小山上走。

    “我知道,你们大队的压力最大,生怕做不好,落后了。”

    “不过,根据地的发展,可不只是扩编队伍,还有民生。”

    “从我的角度,你们在这一点,做得不错,很多百姓抓紧时间种田,这就是进步。”

    “这是教导员的功劳,每家每户,他几乎都跑了。”

    许光亮呵呵一笑,开始他还没觉得,刘福全这一说,还真是。

    “教导员一直说,老百姓是我们的基石,只要他们安稳了,我们才能站稳脚跟。”

    韩宇这时也插了一句话,他知道刘福全的意思,这真是提醒。

    “太行的百姓苦啊,我们要想办法,从外面找些种子过来。”

    “红薯、土豆,这都是好东西。”

    刘福全还真想起一些事,过两年根据地更困难了,不提前准备不行。

    “副司令员,教导员已经找人去买了,燕京就有。”

    “嗯,好,好,红薯这个东西,插下来就能活,产量高。”

    几个人一边聊着,一边到了山坡上,远处都是灰突突的山。

    “老郭,你是大学生,还有一件事,你要尽心。”

    “山里,这样光着不行,要种树,种那种生长快的。”

    “有了树木,我们不但有了隐蔽,还能解决百姓烧柴的问题。”

    “相关工作要跟老百姓讲清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有了林子,吃的东西也就多了。”

    刘福全突然想起一件事,太行山里,只有深处才有树,这不行。

    郭敏开始一愣,马上明白了刘福全的意思。

    还真是,有了树,八路军游击战就更好打了。

    再就是跟刘福全说的那样,很多东西都有了。

    “好,我下去就安排这事。”

    突然,刘福全被远处的一座小山吸引住了。

    “老许,那边是不是龙头山?”

    “是的,就是龙头山。”

    刘福全好像想起一件事,转头问了一句。

    “韩宇,我们上次说的那个莲花洞是不是在那边?”
    第(2/3)页